对于脑瘫来说家长不用特别担心,脑瘫主要影响的是孩子的运动功能,有的会影响孩子的智能,绝大部分脑瘫的孩子可以完全正常的生活一直到老,所以对它的寿命来说影响并不大。除非有一些孩子可能在围产期缺氧表现非常严重,这个时候可能死亡率会增高。脑瘫主要是由于一些发育性的病变引起孩子出现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它的原因可能是有很多种的,比如有些早产儿就很容易出现脑瘫,另外孩子如果在围产期有缺氧,比如像缺氧缺血性脑病或者窒息等等也是导致孩子发生脑瘫常见的诱因。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唐氏儿比脑瘫更严重。唐氏儿又称为先天愚型,是由于21号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智力的障碍,特殊的面容,常伴有多发畸形。75%的患儿可能在胎儿早期就死亡。出生后患儿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平均寿命50岁左右,如存活至成年,30岁以后出现老年性痴呆症。脑瘫是有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以及发育缺陷,主要是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智能落后大约为30%-60%,早期通过训练康复训练,部分孩子以后生活能自理。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和小儿麻痹是不一样的。脑瘫是由于先天的或者是围生期、后天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可以是单个肢体瘫痪、双下肢瘫痪、偏瘫和肌肉阵挛,手足不自主运动,反复抽搐发作等多种形式,智力可以正常,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减低。而小儿麻痹病因单一,是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肢体的萎缩、无力,但智力多不受影响。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儿吃奶的症状?脑瘫实际上是孩子神经系统异常的一种表现,正规的说法是脑性瘫痪,脑性瘫痪的孩子往往会有先天的运动障碍或者姿势异常,从喂养来说一般如果有脑瘫的孩子,往往会有吞咽困难或者吸吮吞咽的不协调,大一些孩子可能还会有构音障碍或者下颌反射亢进等等。对于患有脑瘫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喂养困难,孩子有可能吸吮无力,有的时候可能奶吸吮到口腔里面,但是吞咽困难又容易出现比较明显的呛咳,这些呛咳可能会导致孩子容易得吸入性肺炎。如果在临床上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表现,要特别注意确认孩子是不是有异常的神经系统表现或者相关的疾病,来帮助及早的诊断和做相应的处理。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儿童的寿命分两种情况:因为儿童之所以患上脑瘫,大多和脑部的缺血缺氧以及脑内结构发育异常有关系。如果儿童的脑瘫只是由于轻微的脑部缺血缺氧造成的后果,此时孩子的智力和运动协调能力仅仅略微低于同龄儿童,寿命和同龄儿童是相差无几。如果脑瘫儿童的脑部有严重发育结构的异常以及心脏的先天性畸形等,往往寿命低于同龄儿童水平。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在怀孕的时候是检查不出来的,在怀孕期间能够做唐氏筛查和四维检查,能够排除胎儿先天性基因方面的问题。如果是在孕期之间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超声来检测结构上的异常。但是出生时产生的问题不能通过孕期的产检检测出来,因为有些是不可预料的。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导致的特殊情况,引起胎儿出生后的运动障碍,叫做脑瘫。出生前的结构异常是可以通过超声的手段测出,甚至可以做核磁来进行相关的检查。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正常足月的新生儿在出生以后,俯卧位的时候可以短暂的抬头数秒,不能通过这个症状就判断孩子肌张力高并定为脑瘫,需要结合围生期的病史以及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及神经系统查体的随访来判断是否患有脑瘫。脑瘫的诊断需要病史和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脑瘫的病人往往在围生期存在脑损伤的因素。比如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有颅内出血或者是早产儿脑病、有重度黄疸,或者是存在宫内发育迟缓、宫内感染以及先天脑发育异常等等。脑瘫的临床表现先是运动发育落后,逐渐出现,包括抬头、坐、立、行走和手指精细运动落后。可以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低下或者肌张力不全,再有就是出现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和姿势异常,往往是随着发育逐渐出现的。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艾地苯醌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在临床上艾地苯醌主要是用于慢性脑血管病以及脑外伤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可以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言语、焦虑、抑郁、记忆减退、智能下降等多种精神行为障碍。在使用该药的时候需要注意,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皮疹、恶心、食欲不振、腹泻、兴奋、失眠、头晕,有些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肝功能的损伤,因此在用药期间应该注意监测肝功能。艾地苯醌是脑代谢精神症状的改善药,可以激活脑线粒体呼吸活性,改善脑缺血的脑能量代谢,改善脑内葡萄糖利用率,使脑内ATP的产量增加。抑制脑线粒体生成过氧化脂质,抑制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作用所导致的功能障碍。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和唐氏儿是不一样的。脑瘫是个广义的概念,泛指运动、智力、语音等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的情况,其原因包括婴幼儿时期先天发育异常和生后多种病理因素,如颅内出血、脑炎、缺氧缺血性脑病、胆红素脑病、多种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唐氏儿则病因比较明确,是由于21号染色体出现异常所致,引起孩子发育落后、特殊面容和肢体异常的一种疾病。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Q: 脑瘫儿的症状 脑瘫

脑瘫是一组症候群,它是因为很多原因造成,不同原因导致的脑瘫症状会有很大的差异。肌张力表现出现异常,有些孩子肌张力会很高,比如双上肢、双下肢肌力增高,换尿布或者是喂养、给孩子洗澡的时候,会出现比较困难的情况,一般是因为肌张力过高造成。有些孩子肌张力下降,有些孩子的脑瘫可能是肌力下降的表现,躺在床上的时候像小青蛙一样,四肢都是摊开的。一般来说早期表现的都是大运动发育落后,相对来说容易被发现,抬头、翻身、坐的动作等出现延迟。孩子的精细动作也会出现异常,像吸允能力、觅食反射,还有手的互动,都可能会出现延迟。孩子除了表现出现异常以外,还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如反射系统会出现异常,原始的反射在早期可能会消失。所以脑瘫孩子的症状相对比较复杂,如果怀疑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就诊。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以及动作姿势异常、进食异常。运动发育落后表现为主动运动减少,如吸允反射及觅食反射差,以及踢、蹬动作明显减少,而且很少出现交替踢、蹬,4-5个月时上肢活动则减少。动作姿势异常表现为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易惊、少动或过多地乱动,2-3个月不会笑及抬头、持续哭闹,以及手指紧握不会张开,4-5个月时不会翻身,8个月时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将双手放在嘴边,同时伴有流口水和震颤动作,双脚总是脚尖着地,有时甚至出现交叉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对称、头不能保持正立位置。进食异常表现为喂奶时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常常出现呛、噎、呕吐等情况。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的症状表现为运动障碍,患者常可伴发智能发育障碍和癫痫发作。脑瘫的临床症状多开始于婴幼儿期,病情轻重不一,最严重的患者在出生数日就可出现症状,多表现为肌肉强直、角弓反张、吃奶困难,多数患儿在出生数月后,被家人试图扶起时才发现异常,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瘫痪、肌张力增高。患儿常常有视力障碍,如斜视、弱视、视野缺损,也可有听力障碍以及认知和行为异常等表现,这些伴随症状可以随年龄增长有所改善。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根据脑瘫的不同临床表现,可以根据相关表现判断,分为以下七种类型:1、痉挛型,病变累及锥体束,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是脑瘫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患儿的60%-70%。2、手足徐动型,约占脑瘫的20%,主要病变在锥体外系,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的运动。当进行有意识运动时,不自主、不协调以及无效的运动增多,紧张时加重,安静时减少,入睡后消失。3、强直型,此种类型很少见到,也为锥体外系脑瘫及苍白球黑质受损所导致。由于全身的肌张力明显增高,身体异常僵直,运动减少,四肢做被动运动时主动肌和拮抗肌有持续性的阻力,肌张力呈铅管状和齿轮状增高,常伴有严重的智力低下。4、共济失调型,表现为小脑症状,步态不稳,走路时两脚间距加宽,四肢动作不协调,上肢呈异向性的阵挛、震颤,肌张力低下,腱反射不亢进。5、震颤型,比较很少见,表现为四肢震颤,多为静止时的震颤。6、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四肢呈软瘫,自主运动很少,可出现腱反射,仰卧时四肢呈旋前外展型,卧位时头不能抬起,本型常为过渡型,婴儿后大多可转为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7、混合型,上述类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在一个患儿身上,称为混合型,其中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同时常共同存在,比较多见。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小儿可以按摩以下穴位:第一、按摩小儿的肺俞穴,具体位置在小儿的背部,第三胸椎棘突的下方,旁开1.5寸,操作者每次按摩五分钟左右。第二、按摩小儿的脾经穴,具体位置在小儿的大拇指的螺纹面处,家长或者医生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摩此穴位三到五分钟左右。第三、按摩小儿的肾经穴位,具体位置在小儿的小手指的螺纹面处,操作者按摩此穴位一百五十下左右。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在孕检中不能查出来。因为引起脑瘫的原因有出生前的因素,有围生期的因素,还有出生后的因素。孕检只能检查出来前1/3的,也就是出生前的高危因素,包括:母体的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还有宫内感染,比如弓形虫感染、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还能检查出来的宫内生长发育迟缓;也能查出来一些先天的畸形,比如脑裂畸形和先天性脑积水。这些因素只是脑瘫的高危因素,即使出现了这些问题,也不能确定有这些高危因素的胎儿一定会患脑瘫。因为高危因素的后果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胎儿可能发展成为脑瘫,也有的胎儿可能发展成为智力障碍或者语言障碍等等。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患者做康复治疗管用。脑瘫病人做康复部虽然达不到根治和痊愈的目的,但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残脱残,使脑瘫病人的残疾程度减少到最低,即使这些病人最终遗留了部分残疾,但是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这些病人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的原则包括:1.早期康复,康复进行的越早,病人的康复效果越好。2.综合性康复,要康复治疗多样化,中西医康复相结合,内外科康复相结合,手法康复和矫形器相结合。3.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尽量使用已经临床研究确定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不要盲目的强调某一种方法的奇妙性。4.要医院集中康复和社区家庭康复相结合,使康复的时间足够长。5.要康复治疗和游戏治疗想结合,增加康复治疗的趣味性和脑瘫病人的配合性。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共济失调型脑瘫症状的主要特点是,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障碍锁造成的保持稳定姿势和协调运动障碍、平衡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障碍和动作笨拙,走路时步态不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或者蹒跚步态,容易跌倒,步幅小,重心在脚跟,身体僵硬,方向不准,运动速度慢,过度动作或多余的动作较多;2.震颤,可有意向性震颤,为拿东西时越接近目标,手震颤的也明显,眼球震颤;3.肌张力偏低,四肢偏软;4.语言障碍,表现为语言缺少抑扬顿挫的声调,而且语言徐缓。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检查:1.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CT、超声等,如果发现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基底节异常信号、小脑发育不良等,是脑瘫诊断的有力依据。2.脑电图检查。脑瘫合并癫痫的几率大约是30%,做脑电图检查可以确定孩子是不是合并有癫痫,而且做脑电图检查可以指导治疗,对于脑电图异常的孩子不建议做颅脑部位的电疗。3.听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脑瘫的孩子有一些会合并有听力损害和视力损害,做听力、视力诱发电位检查,可以进一步排除合并症和明确诊断。4.智力、运动、语言等发育评估的检查,可以确定孩子发育的水平,做出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5.肌张力肌力的检查,可以做表面肌电图和Ashworth肌张力评估来确定孩子肌张力增高的程度。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根据目前中国最新的2014年修订的定义,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根据定义和临床表现,脑瘫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很多的并发症和伴随症状。有的孩子表现为单肢瘫,有的孩子表现为偏瘫,有的孩子表现为痉挛型双下肢瘫,有的孩子是四肢瘫,有的孩子是共济失调型脑瘫,还有的孩子是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也有一部分孩子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类型脑瘫。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大部分脑瘫儿童会翻身,但可能比正常儿童晚。正常儿童在4-6月会翻身,脑瘫儿童可能1岁后才会翻身。因为脑瘫儿童存在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活动受限,所以脑瘫的儿童的发育比正常儿童的发育要偏迟缓。脑瘫儿童翻身的动作没有正常儿童那么灵活,翻身的姿势没有正常儿童那么好看,翻身运动出现的时间没有正常儿童早,因此,轻度和中度的脑性瘫痪儿童一般都会翻身,重度和极重度的脑瘫儿童不会翻身。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 <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