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问题描述:右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手术完全切除恢复正...

会员23734971 10个月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个月问题描述:右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手术完全切除恢复正常.病理报告:右侧脑室脉络丛非典型乳头状瘤核分裂常见无明显异型性.请问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分别导致什么后果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沈鹏臣 皮肤科
擅长:荨麻疹、牛皮癣、白癜风
指导意见:脉络丛乳头状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是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起源于脑室的脉络丛上皮细胞在儿童较常见常伴有脑积水.本病发病率较低国外文献报告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0.4%-0.6%占神经上皮性肿瘤的1.7%-2.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多见主要见于10岁以前其发生约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3%.文献报告10岁以下儿童占全部脉络丛乳头状瘤的48%其中约20%发生于1岁以下的婴儿.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6:1.本病的好发部位因年龄而有所不同在儿童多见于侧脑室而在成人多位于第四脑室肿瘤在侧脑室者多位于三角区亦可发生在颞角额角或体部.发生后颅凹的脉络丛乳头状瘤除可见于第四脑室外侧隐窝或第四脑室内外亦可见于桥脑小脑角区后者肿瘤原发于第四脑室外侧隐窝或第四脑室内经外侧孔突向桥脑小脑角所致.发生于第三脑室者较少见.由于脉络丛组织的胚胎残余异位发展使得肿瘤偶见发生于大脑凸面.[病理]肿瘤来源于脑室脉络丛组织.故大多数发生在脑室内一般体积不大呈粉红色结节样生长与肿瘤周围脑组织境界清楚.肿瘤表面呈细小的乳头状或颗粒状亦有人称之为桑椹状.切面粗糙且组织易于落质地较脆很少发生囊变和出血坏死亦可见到细小的钙化颗粒.[临床表现]病程长短不一平均一年半左右.表现有颅内压增高和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两大类.(1)脑积水与顾内压增高大部分病人伴有脑积水其成因包括脑肿瘤的所在位置直接梗阻脑脊液循环所致梗阻性脑积水以及脑脊液的生成与吸收紊乱造成的交通性脑积水两种情况脉络丛乳头状瘤病人临床所常见的颅内压增高征与脑积水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当然肿瘤的占位效应亦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原因.婴幼儿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颅增大和前囱张力增高精神淡漠嗜睡或易激惹.在较大儿童及成人则可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可出现阵发性昏迷.(2)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因肿瘤所在部位而异.肿瘤生长在侧脑室者半数有对侧轻度锥体束征;位于第三脑室后部者表现为双眼上视困难;仿于后颅凹者表现为走路不稳眼球震额及共济运动障碍等.个别位于侧脑室者可表现为头部包块.本病临床上见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肿瘤多位于脑室内有的可移动故有些病人表现为头痫突然加剧缓解.少数有强迫头位这可能因肿瘤移动后突然梗阻了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辅助检查]CT检查:肿瘤在CT平扫时呈高密度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边绕清楚而不规则可见病理性钙化.肿瘤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位于侧脑室内者以三角区居多位于后颅凹者多伴有幕上脑积水.除脉络丛乳头状癌外肿瘤多局限于脑室内无明显中线结构移位.MRI检查:肿瘤的MRI表现在Tl加权像中呈低信号较脑实质信号低但较脑脊报信号高;在T2加权像中呈高信号与脑脊液分界清楚而肿溜轮廓不规则有些可见钙化.肿瘤有显著的对比增强并有脑积水.[治疗及预后]脉络丛乳头状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于应尽可能做到全切除.对发生在第四脑室者应后颅凹正中开颅突向桥脑小脑角者可作作侧耳后钩形切口行单例沈部骨窗开颅.例脑室肿瘤多应用颞顶皮骨瓣开颅在颞后横行皮质切开至侧脑室三角区暴露肿瘤后若瘤体过大不必强求完整切除以防损伤深部结构切除肿瘤前注意阻断供瘤动脉以利于手术中减少出血.对于未能完全切除肿瘤而个能缓解脑积水者应作分流手术.如为脉络丛乳头状瘤术后应予放射治疗.本病系良性肿瘤全切除后会获得良好效果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段的进步手术死亡率可控制在1%以下;而全切除肿瘤的病人常可获得十分满意的长期疗效.E11enb.8en(1989)报告即使脉络丛乳头状癌的5年生存率亦可达50%.根据病理肿瘤是良性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疾病。对于乳头状瘤的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采取放疗、化疗辅助治疗。平时多注意休息。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指导意见:脉络丛乳头状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是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起源于脑室的脉络丛上皮细胞在儿童较常见常伴有脑积水.本病发病率较低国外文献报告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0.4%-0.6%占神经上皮性肿瘤的1.7%-2.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多见主要见于10岁以前其发生约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3%.文献报告10岁以下儿童占全部脉络丛乳头状瘤的48%其中约20%发生于1岁以下的婴儿.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6:1.本病的好发部位因年龄而有所不同在儿童多见于侧脑室而在成人多位于第四脑室肿瘤在侧脑室者多位于三角区亦可发生在颞角额角或体部.发生后颅凹的脉络丛乳头状瘤除可见于第四脑室外侧隐窝或第四脑室内外亦可见于桥脑小脑角区后者肿瘤原发于第四脑室外侧隐窝或第四脑室内经外侧孔突向桥脑小脑角所致.发生于第三脑室者较少见.由于脉络丛组织的胚胎残余异位发展使得肿瘤偶见发生于大脑凸面.[病理]肿瘤来源于脑室脉络丛组织.故大多数发生在脑室内一般体积不大呈粉红色结节样生长与肿瘤周围脑组织境界清楚.肿瘤表面呈细小的乳头状或颗粒状亦有人称之为桑椹状.切面粗糙且组织易于落质地较脆很少发生囊变和出血坏死亦可见到细小的钙化颗粒.[临床表现]病程长短不一平均一年半左右.表现有颅内压增高和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两大类.(1)脑积水与顾内压增高大部分病人伴有脑积水其成因包括脑肿瘤的所在位置直接梗阻脑脊液循环所致梗阻性脑积水以及脑脊液的生成与吸收紊乱造成的交通性脑积水两种情况脉络丛乳头状瘤病人临床所常见的颅内压增高征与脑积水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当然肿瘤的占位效应亦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原因.婴幼儿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颅增大和前囱张力增高精神淡漠嗜睡或易激惹.在较大儿童及成人则可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可出现阵发性昏迷.(2)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因肿瘤所在部位而异.肿瘤生长在侧脑室者半数有对侧轻度锥体束征;位于第三脑室后部者表现为双眼上视困难;仿于后颅凹者表现为走路不稳眼球震额及共济运动障碍等.个别位于侧脑室者可表现为头部包块.本病临床上见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肿瘤多位于脑室内有的可移动故有些病人表现为头痫突然加剧缓解.少数有强迫头位这可能因肿瘤移动后突然梗阻了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辅助检查]CT检查:肿瘤在CT平扫时呈高密度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边绕清楚而不规则可见病理性钙化.肿瘤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位于侧脑室内者以三角区居多位于后颅凹者多伴有幕上脑积水.除脉络丛乳头状癌外肿瘤多局限于脑室内无明显中线结构移位.MRI检查:肿瘤的MRI表现在Tl加权像中呈低信号较脑实质信号低但较脑脊报信号高;在T2加权像中呈高信号与脑脊液分界清楚而肿溜轮廓不规则有些可见钙化.肿瘤有显著的对比增强并有脑积水.[治疗及预后]脉络丛乳头状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于应尽可能做到全切除.对发生在第四脑室者应后颅凹正中开颅突向桥脑小脑角者可作作侧耳后钩形切口行单例沈部骨窗开颅.例脑室肿瘤多应用颞顶皮骨瓣开颅在颞后横行皮质切开至侧脑室三角区暴露肿瘤后若瘤体过大不必强求完整切除以防损伤深部结构切除肿瘤前注意阻断供瘤动脉以利于手术中减少出血.对于未能完全切除肿瘤而个能缓解脑积水者应作分流手术.如为脉络丛乳头状瘤术后应予放射治疗.本病系良性肿瘤全切除后会获得良好效果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手段的进步手术死亡率可控制在1%以下;而全切除肿瘤的病人常可获得十分满意的长期疗效.E11enb.8en(1989)报告即使脉络丛乳头状癌的5年生存率亦可达50%.根据病理肿瘤是良性的.

沈鹏臣 皮肤科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荨麻疹、牛皮癣、白癜风

指导意见:你说的这个情况一般是良性的,不过如果有必要的话当然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的,

任立存 儿科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 已帮助用户:626588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指导意见:定期的复查, 看看有无进行性的增大,是需要及时的行手术的治疗就可以的,避免导致加重,及注意定期的复查。

李银利 护士 外科 万全县孔家庄中心卫生院 已帮助用户:160928
擅长:外科、

指导意见:脉络丛乳头状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于,应尽可能做到全切除。对发生在第四脑室者应后颅凹正中开颅,

张可娜 护士 妇产科 巩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163698
擅长:妇产科

问题分析:目前全切肿瘤是治愈脉络丛乳头状瘤的惟一疗法。
意见建议:建议患者入院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具体位置,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崔?? 内科 海安镇卫生院 已帮助用户:708
擅长:胃酸,胃胀,胃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