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会员243556 已回复
围产期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围产期心肌病的治疗目标为缓解收缩性心力衰竭症状,拯救患者及胎儿生命,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抗心衰、抗凝血药物治疗,以及根据孕妇的心功能考虑胎儿的分娩方式等。
一、一般治疗
注意卧床休息,每天至少睡眠10小时,加强营养,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量为2~4g。
二、药物治疗
1、控制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可给予毛花苷丙静脉推注,平时可给予地高辛口服,围产期对洋地黄类药物敏感性增高,注意避免用药过量。利尿剂可选用氢氯噻嗪或呋塞米,注意避免有效血容量不足及低钾血症。扩血管首选肼屈嗪,急性肺水肿还可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或小剂量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但需观察血压,避免低血压减少胎盘血液灌注,产后不哺乳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抗凝治疗:妊娠期妇女的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并发血栓栓塞,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考虑应用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华法林能透过胎盘屏障,会引发胎儿畸形,分娩前禁忌使用,妊娠期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到分娩前停用以预防出血。根据患者的病情产后可口服抗血小板凝集剂,如肠溶阿司匹林。
3、溶栓治疗:如果孕妇出现血栓形成,可用尿激酶、链激酶溶栓治疗。
三、手术治疗
1、机械循环支持:当其他治疗方法不足以维持心脏功能时,可使用手术方式植入辅助装置,通过机械方式维持心脏正常功能,以帮助恢复部分心脏功能或等待心脏移植治疗。
2、心脏移植:患者通过药物及机械循环支持治疗后,心脏功能若仍然不能恢复,则可进行心脏移植,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恢复较差。
3、导管射频消融术:对于非妊娠状态下的患者,房颤、房扑及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可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进行彻底治疗。
四、其他治疗
分娩方式多采用剖宫产,麻醉时避免血压过低。病情较轻、心功能尚好者可考虑经阴道分娩,但要助产缩短第二产程。产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本病母儿预后差,再次妊娠容易复发,因此建议进行绝育术。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情况下,围产期心肌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治疗:
1.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左室有肥大、轻度的心脏增大情况,则应该先卧床休息,并且定期随访,3~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心脏恢复情况,再来考虑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措施。
2.围产期心肌病的患者可以服用呋塞米进行治疗,呋塞米是常用的利尿剂类药物,能够缓解患者排尿异常的情况,避免水电解质紊乱而加重病情。
3.也可采取机械循环支持、心脏移植、导管射频消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病因治疗,如遗传代谢病,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感染,心肌炎及其他因素。首先要找出基础病因并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原发病所造成的心肌损伤。
2.药物治疗:减轻症状,改善预后,推迟心肌病发展。通过利尿,强心和扩血管等手段改善症状以及沙坦,普利,倍他乐克和螺内酯类等延缓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病根据原因通常会有以下症状。
第一种是因为肺静脉压力增高,造成肺部出现淤血,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在过度劳累后会较为明显。
第二种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后出现的情况,容易使心脏的氧气消耗增多,从而出现胸闷、胸痛、心绞痛等症状。
第三种是心功能减退引起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心律失常、心悸等不适症状。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病患者可通过食疗改善症状及预后。比如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可以通过戒酒来治疗。心肌病患者要少吃多餐,不能吃大鱼大肉,不能吃太咸的食物,不能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喝酒。平时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控制水的摄入量,因为心肌病患者有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多吃一些有利于利尿、降低心脏后负荷的蔬菜水果。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目前已有的一些文献指出,围产期心肌病变与营养不足有关。因此,围产期的心肌病病人要多加休息,多吃些维生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食盐摄入,多喝水,多吃高营养的食品,多吃鸡蛋、瘦肉等蛋白质和维生素;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钾的新鲜果蔬,比如芹菜、菠菜、南瓜、胡萝卜、猕猴桃、苹果、香蕉、柚子等。患者具体的治疗方式需要遵医嘱,不要延误治疗,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妊娠晚期及产后半年内出现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肌收缩力降低等。
这种疾病的发生与高龄、营养不良、近期妊高症等因素有关,一般都有较好的预后,但如果再怀孕,这种疾病就会再一次出现。所以如果是首次出现围产期心肌疾病,那么在后续生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病情反复出现,不利于身体健康。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