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会员10081533 已回复
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扩张型心肌病分为家族遗传性扩张性心肌病、原发性扩张性疾病、继发性扩张性心脏病,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家族遗传性的扩张型心肌病多为家族遗传,即为家族遗传性的扩张型心肌病,其中20%-35%为家族遗传性心肌病,因此在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其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有无患病历史。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未明确病因的扩张型心肌病,也就是原发性的扩张型心肌病,也就是在医学中被称为扩张型心肌病。
有用0
相关问答

扩张型心肌病分为家族遗传性扩张性心肌病、原发性扩张性疾病、继发性扩张性心脏病,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家族遗传性的扩张型心肌病多为家族遗传,即为家族遗传性的扩张型心肌病,其中20%-35%为家族遗传性心肌病,因此在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其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有无患病历史。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未明确病因的扩张型心肌病,也就是原发性的扩张型心肌病,也就是在医学中被称为扩张型心肌病。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扩张型心肌病早期控制的方法是及早治疗原发病,比如心脏瓣膜返流而造成的扩张型心肌病,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瓣膜置换治疗。如果是冠心病所引起的,要通过冠脉造影明确冠脉管腔狭窄的程度,给予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治疗或者外科开胸搭桥手术的治疗,这些都是扩张型心肌病早期的控制方法。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大多数患儿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中毒、代谢(如肉毒碱)、营养不良(如缺硒)等相关。该病多见于有家族性心脏病的病人。
1.遗传因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25%~50%存在遗传背景或遗传背景,遗传途径以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
2.中毒:化学治疗和一些心机毒性的药物,例如阿霉素等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硒,都可以引起扩张性心肌病变。
3.感染:该病与病毒性心肌炎有很大的联系。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扩张性心肌病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于肺心病,高血压,还有心功能减退的病人。不同的病因治疗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首先要控制血压,与此同时改善病人的呼吸系统功能,进行吸氧治疗,还要戒掉抽烟的坏习惯。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应以改善心肌重构为主,减轻心脏负荷为辅。由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晚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均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至患者能够承受的最高剂量。另外,预防栓塞、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也是维持治疗的重要措施。目前有一些中成药对维持治疗心力衰竭有明确的辅助作用。对于合并束支阻滞的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可行的。除药物治疗外,心脏移植对晚期患者是可行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受凉感冒。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多为青年发病,但病程有长有短,迅速增长的一至两年内死亡,较慢者可生存二十年。
扩张型心肌病一年生存率约60%,五年生存率40%左右,十年生存率20%。如果病人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话,那么他可能会很快死亡或者变成植物人。因此,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命将受到制约,通常对重度扩张型心肌病,能活五年的概率也是40%,能活十年的概率也是20%,能活二十年的概率只有10%。因此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寿命是严格受限的,因此,对扩张型心肌病必须及早进行检测,及早规范处理,防止心律失常和心衰。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