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会传染吗

会员8468462 已回复
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就经常的发生一些小毛病,再加上孩子平时也是特别的调皮,经常会咬手指甲,以及一些小玩具,最近发现孩子老是不太爱吃饭,这才发现孩子嘴里长了许多的小水泡,说是手足口病症状。想知道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常见临床表现是手心、足心出现皮疹,口腔黏膜出现水疱,低热不适,个别出现食欲不振和腹泻。一般是要采用抗病毒的药物来进行用药,同时也要多喝水,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如果说体温出现升高的话,一般也可以采用物理降温。
有用0
相关问答

手足口病本来就是一种传染病,所以当然是会传染的。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婴儿手足口病初期症状通常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
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为3-5天。在发病前,婴儿可能出现的前驱症状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此外,婴儿的口腔粘膜上可能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到绿豆大小的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期为斑丘疹,后变为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比水痘皮疹小,质地坚硬,皮疹消退后不会留下疤痕或色素沉淀,如果再发生感染,会加重皮肤的损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发展为有肺炎、脑膜炎等疾病的趋势,应立刻到医院治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16型柯萨奇病毒和71型肠道病毒较为为常见。该病通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可以通过粪口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大多数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在3-7天左右,大部分患者会突然发病,发病初期有一半会出现中度或低热,体温在38℃左右,伴有乏力、喷嚏、咳嗽、流涕等感冒样症状,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初期主要表现为:
1、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稍差、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
2、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容易干呕、腹胀、吵闹。3、口腔不适:流涎,不吃东西,不喝水。
4、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等病毒感染症状。
5、仔细观察孩子的手指、脚趾、手掌、脚底、臀部、膝关节等部位是否有皮疹。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常见临床表现是手心、足心出现皮疹,口腔黏膜出现水疱,低热不适,个别出现食欲不振和腹泻。一般是要采用抗病毒的药物来进行用药,同时也要多喝水,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如果说体温出现升高的话,一般也可以采用物理降温。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和低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大小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偶然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疱疹破溃后成浅溃疡。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