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听力正常值多少

会员7004635 已回复
我对家宝宝的听力有点好奇,所以我想问一下婴儿听力正常值多少db?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
正常小孩听力可以正常听到的声音的范围内,但是有时候的听力测试并不是正确的,如果宝宝的发育能力还不是完善,对声音还不能及时的产生反应。可以适当的观察新生婴儿对声音的敏感程度,可以放放音乐,提高说话声音的分贝。
有用0
相关问答

正常小孩听力可以正常听到的声音的范围内,但是有时候的听力测试并不是正确的,如果宝宝的发育能力还不是完善,对声音还不能及时的产生反应。可以适当的观察新生婴儿对声音的敏感程度,可以放放音乐,提高说话声音的分贝。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头围测量为从眉弓上缘穿过枕骨结节绕头围一周,儿童出生时头围平均在33~34cm。
头围可作为评价颅面生长发育及颅内疾病的客观指标,也可用来判断儿童少年颅颌面部发育畸形情况。能反映颅骨生长情况及脑发育情况。还可作为一种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手段,也可用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及预测疗效等方面。头围之量度,两岁内数值较高。可用于确定儿童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并为制定营养指导提供依据。连续追踪测量较之单次测量更具有实际意义。儿童出生时头围平均在33~34cm,1岁时46cm,2岁时48cm,15岁时在54~58cm,基本同成人。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检查血常规主要是判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情况,具体正常数值如下:
血小板正常数值在(100-300)×10的9次方每升,白细胞正常数值在(4-10)×10的9次方每升,血红蛋白数值因不同年龄而不同,新生儿血红蛋白在145g以下可能是贫血,1-4个月的婴儿血红蛋白在90g以下可能是贫血,4-6个月的婴儿血红蛋白数值不能低于110g。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在出生后,泌尿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无法通过肾脏排出体内的钾离子,从而导致孩子出现高钾血症。
钾是人体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其主要的作用是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参与新陈代谢,保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功能。成人和儿童的血钾水平相差不大,正常人的血钾水平在3.5-5.5mmol/L之间。孩子们一天要摄入1600mg,成年人要吃2000mg。新生儿血钾高于6mmol/L属于高血钾症,这种情况在新生儿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出现早产、低体重的情况,窒息、输液不当等都会导致高血钾。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常采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一般听阈值低于25分贝为正常,若高于25分贝则应考虑为耳聋,听阈值低于25-40分贝为轻度聋,高于70分贝为重度聋。
新生儿听力检查可能会受到中耳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羊水和胎粪影响。如首次未及格不必担心,约于出生后42天内再次检查。最迟6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查明为合格,否则应考虑先天性耳聋和内耳道畸形。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足月新生儿(未满28天)正常值≤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
如果黄疸值高于正常值,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胆红素分泌过多,肝脏代谢能力较弱,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成人,会出现生理性黄疸。黄疸一般出现于出生48小时,1周左右达到高峰,足月儿2周内自行消退,早产儿延迟至4周。生理性黄疸的症状比较轻,一般局限在头面部皮肤,呈淡黄色,精神状态、进食、大小便、睡眠等都不会受到影响。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日常监测黄疸的情况,待黄疸自行消退即可。病理性黄疸可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比生理性黄疸更长,黄疸会退而复现。新生儿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精神不佳、吮吸无力、小便色深、大便色浅、嗜睡等症状。可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病理性黄疸,应积极寻找原发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换血疗法可用于重症新生儿溶血病、败血症等。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