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包被多大尺寸合适

会员6452667 已回复
我预产期快到想给宝宝亲手做件包被,不知道多大合适,新生儿的包被多大尺寸合适?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包被最好是80-100厘米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太长,太短也不好包。大多数被子是棉布做的。市场上常用的被子分为两类:春、夏季和秋、冬季。春夏产品是薄产品,主要由针织和斜纹面料制成,主要适用于15-25摄氏度。秋冬季主要就是为了保暖,主要由纯棉面料填充,来达到保暖的效果。
有用0
相关问答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包被最好是80-100厘米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太长,太短也不好包。大多数被子是棉布做的。市场上常用的被子分为两类:春、夏季和秋、冬季。春夏产品是薄产品,主要由针织和斜纹面料制成,主要适用于15-25摄氏度。秋冬季主要就是为了保暖,主要由纯棉面料填充,来达到保暖的效果。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包被尺寸要看一下什么天气,要是冷,最少要买60到70,因为小宝贝刚出生的时候,是40—50厘米之间,肯定要稍微大一点,但是天气比较热,就不需要,因为捂的宝宝太厚,容易长湿疹。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双眼皮大概需要做7毫米到9毫米左右,要根据个人的眼部情况来确定。在做双眼皮手术的时候,一定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操作,会根据自己的眼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眼部的脂肪比较厚,需要做9毫米左右,才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对于眼部的脂肪比较薄,通常需要做几毫米左右的尺寸。做完双眼皮手术之后可以使眼睛变得更大,更加有精神,可以很好的改善个人的形象。在做完双眼皮手术之后要注意做好消毒工作,可以每天使用消毒水来擦拭,能够有效的预防感染。

吕仁荣 副主任医师 整形美容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17
擅长:乳房的整形与重建、腹壁的整形与体型雕塑,头面部美容整形、面部血管瘤及色素痣和瘢痕的修复和烧伤后期的整形与修复及唇裂和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等常见疾病。

双眼皮做7到8毫米的尺寸合适,也需要根据患者脸部以及眼部的情况,明确具体的宽窄度。如果患者想要做双眼皮手术,最好选择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面部的具体状况设计出针对性的手术方案,会在上眼睑部位做切口,去除松弛的皮肤组织以及多余的脂肪细胞,开内外眼角,在上眼睑部位做逐层的缝合,能够使眼睑和睑板之间出现褶皱。正规医院的医生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手术后出现双眼皮宽窄不合适的症状。

吕仁荣 副主任医师 整形美容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17
擅长:乳房的整形与重建、腹壁的整形与体型雕塑,头面部美容整形、面部血管瘤及色素痣和瘢痕的修复和烧伤后期的整形与修复及唇裂和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等常见疾病。

双眼皮通常宽度在7毫米到9毫米左右,大部分的人群都适合这个双眼皮宽度,并且外观上看起来也比较的自然。想要做双眼皮手术最好选择正规三甲医院,医疗设施比较高端,医生经验也比较的丰富,能结合每个人皮肤弹性以及脸型综合判断,然后选择适合宽度的双眼皮,能有效提高整个面部美观度。做完双眼皮手术后,要保证伤口部位清洁卫生并且定期做消炎消毒处理,能有效预防感染,同时还要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

李海东 副主任医师 整形美容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 颌面外科手术,下颌角截骨整形,颧骨截骨降低手术,颏部截骨加长或者缩小,上下颌骨截骨迁移或者后推,面部截骨牵引手术。面裂修复,唇裂及唇裂继发畸形三维定向修复。唇隐裂无痕迹内切修复。厚唇修薄,微笑唇手术,m唇形成手术。 膨体耳软骨隆鼻手术,肋骨鼻手术。巨痣扩张器治疗。重睑及修复(全切、埋线、微创)、眼角开大、眼袋、隆鼻、隆颏、瘦脸、除皱、肉毒素注射; 吸脂塑形;面部脂肪充填、吸脂瘦身、脂肪注射丰胸。唇裂修复手术,唇裂鼻畸形功能修复,唇裂微创修复,失败唇裂矫正修复

包被用到多久,这个要视情况而定的。如果天气热的时候只需用10天到1个月的包被;如果天气冷的话,则需要多使用几个月,一般来说冬天的新生儿是整个冬天都要使用包被的,到来年春天暖和了,就可以不用了。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