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宝宝如何喂养奶粉

会员2574314 已回复
我家宝宝现在2个月了,不知道奶粉怎么喂养,想问问2个月宝宝如何喂养奶粉?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
2月龄的宝宝,完全奶粉喂养时,每次大约120毫升-150毫升,每昼夜约哺乳6次。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宝宝单次摄入奶量,以及全天的摄入总量可以不同。如果宝宝吃完奶后,可以比较安静的睡大觉,每天按时排便、大便量正常,同时尿量比较充足,大多提示宝宝整体奶量摄入是充足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2月龄的宝宝,完全奶粉喂养时,每次大约120毫升-150毫升,每昼夜约哺乳6次。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宝宝单次摄入奶量,以及全天的摄入总量可以不同。如果宝宝吃完奶后,可以比较安静的睡大觉,每天按时排便、大便量正常,同时尿量比较充足,大多提示宝宝整体奶量摄入是充足的。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混合喂养的宝宝如何掌握配方奶粉的量,具体方法如下:
建议稍微多冲一些,若宝宝没有喝完,根据剩余的量就能判断下次冲调的标准了,若宝宝喝完后有点意犹未尽,表明冲调的量略少,下次多冲一些即可。宝宝在成长,冲调配方奶粉的量在不断变化,要细心摸索,若宝宝身体健康,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喂养的情况下,不会有消化不良。若宝宝消化不良,可能是宝宝肠胃健康有问题,或宝宝对牛奶蛋白不耐受、过敏,奶伴侣和配方奶粉不能一起冲调,会影响配方奶粉中营养素配比,导致营养不均衡。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将适量的凉开水装入奶瓶。用自带的量匙舀出适量的奶粉放入瓶中,搅拌。塑料小刀可刮去多余的奶粉,不要用力将奶粉压入量匙里。搅拌盖上奶嘴和瓶盖,然后用力摇晃奶瓶直到没有残余物为止。搅拌均匀后立刻放入冰箱,需要时再拿出来。搅拌时不再添加奶粉,防止奶水太过黏稠,对宝宝健康无益。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宝宝喂奶粉的正确方法是:
1、先放水后放奶粉,水温40℃,选择白开水,不要选纯净水或矿泉水。
2、加奶粉的量要按照说明书的比例,每次用1平勺奶粉,不要过多,防止奶粉浓度发生变化。
3、奶粉放入水中后用手握住奶瓶,向一个方向轻轻晃动,防止力量过大出现气泡,否则宝宝喝完奶粉后会出现打嗝、胀气,甚至溢乳。
4、冲调好的奶粉尽量在半小时之内吃完,如果超过半个小时就不要再给宝宝喂,防止奶粉发生变质,宝宝吃完后腹泻。
5、喂奶的姿势要注意,要坐起来喂,喂奶的这一侧上肢要抬高45°。
6、喂完奶粉后一定要把宝宝竖起来,然后在背部轻轻拍一拍,排出过多胃内的空气,以防婴儿发生溢乳或者呛奶。

王志新 主任医师 儿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呼吸道感染。 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及哮喘。 消化道相关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

一般三个月左右的宝宝胃肠道功能慢慢发育成熟了,一般就不会吐奶。和母乳,奶粉是没有关系的。宝宝喝奶粉就吐,可能是对奶粉不适应,或者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可以采取少量多次喂奶的方法。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母乳喂养到2周岁。母乳不足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给宝宝添加奶粉,混合喂养,以免奶水不足导致宝宝挨饿。母乳是婴儿早期的唯一营养来源,母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钙、磷等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和吸收。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