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能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有哪些

会员66378173 已回复
房颤患者能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有哪些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房颤患者能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有很多,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是心脏功能正常或特发性房颤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维拉帕米等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拮抗剂,然后可以通过口服维拉帕米,地尔硫卓,β-阻断药来控制心室速率。当心功能不全时,可以选择洋地黄类药物来控制心室率。如果是反复发作的房颤,可以选择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来恢复心律。
有用0
相关问答

房颤患者能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有很多,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是心脏功能正常或特发性房颤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维拉帕米等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拮抗剂,然后可以通过口服维拉帕米,地尔硫卓,β-阻断药来控制心室速率。当心功能不全时,可以选择洋地黄类药物来控制心室率。如果是反复发作的房颤,可以选择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来恢复心律。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房颤心室率的控制通常是70次/分以内,活动时心率在90次/分以内。而一些心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其心室率的控制在70-80次/分,活动后100次/分以内,具体分析如下:
快速心室率是房颤的主要表现,而快心室率会引起心律失常,因此对心律失常的控制尤为重要。对于大部分心功能正常,无心衰的房颤,静息心率要控制在70次/分钟以下,运动时的心率不超过90次。有些心功能不全的房颤病人,心率增加是为了代偿心脏功能的降低,可以适当的调节心率,一般在70-80次/分钟,活动后100次。但要注意及时的纠正心衰,提高心功能。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可波动于30-200次/分。
房颤的病人需要控制心室率治疗,使安静状态下心室率不超过80次/分,日常一般体力活动心室率不超过100次/分。如果房颤的心室率低于60次/分,往往提示窦房结功能不良;房颤心室率达到或超过200次/分,多合并预激综合征。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没有房颤患者是否能长寿的说法,房颤患者通常比健康人长寿的几率少,具体分析如下:
房颤属于年龄相关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对于高龄房颤患者,如果心率控制不好,心动过速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功能下降。还有就是房颤患者左心耳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周围脏器就会发生栓塞。脑栓塞一旦发生,往往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造成残疾和死亡。房颤还会加重老年痴呆的症状,影响老年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逻辑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所以房颤患者长寿几率少。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一般不建议房颤患者跑步,以免造成身体不适,容易加重病情。
房颤患者可以进行一定的锻炼,也可以进行跑步,但不要做过激烈的活动,要慢跑、散步、健身。
过度的运动和快速跑步都会加剧心室颤动,甚至引发心律失常。日常生活中要多休息,要保持平静的心情,饮食上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在平时还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房颤的治疗药物有复律、控制心室率等,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1.复律:持续性房颤小于半年,或经超声检查证实心房内无血栓;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房颤发作或发作间歇期建议用复律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多菲利特、索他洛尔、伊布利特等。
2.控制心室率:对于已不适合药物转复或药物及电复律转复失败的老年患者,治疗目的则是控制心室率。目前常用药物有洋地黄、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断药、胺碘酮等。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