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会员54765047 32 已回复
我患有甲状腺以来,一直有在吃药物治疗,请问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见副作用有:
1、白细胞减少,严重患者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时,合并上升药物口服,定期复查血常规。发展为粒细胞缺乏,需停止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给予促进白细胞生成的药物。
2、肝功能损害、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中毒性肝病,其中丙硫氧嘧啶最易导致丙转氨酶或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后,定期复查肝功能,必要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用保肝药物治疗。
3、出现皮疹后进行抗过敏药物治疗。皮疹严重时,可停止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患者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考虑更换碘-131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见副作用有:
1、白细胞减少,严重患者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时,合并上升药物口服,定期复查血常规。发展为粒细胞缺乏,需停止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给予促进白细胞生成的药物。
2、肝功能损害、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中毒性肝病,其中丙硫氧嘧啶最易导致丙转氨酶或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后,定期复查肝功能,必要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用保肝药物治疗。
3、出现皮疹后进行抗过敏药物治疗。皮疹严重时,可停止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患者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考虑更换碘-131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有胃肠道的不适,如恶心、呕吐,可出现头晕、头疼、嗜睡、视物双影、肢体活动的共济失调。抗癫药物的副作用还可以表现为血细胞的异常,如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还可以引起肝功能的损伤。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服用荨麻疹药物是具有一定副作用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轻度嗜睡,口干等副作用。如果长期用药,很可能会造成胃肠不适。如果身体出现了荨麻疹,建议到当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服用药物,将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小。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抗结核类的药物,一般副作用会出现肝损伤,肾损伤,关节痛,转氨酶升高,黄疸升高,头晕嗜睡,头痛乏力,周身不适,视力减退,甲状腺肿大过敏等症状。有很多也会出现胃肠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硫脲类药物引起的甲亢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皮肤瘙痒、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中毒性肝病和血管炎等。
甲环唑的不良反应是剂量依赖性的,而丙硫氧嘧啶的不良反应是非剂量依赖性的,两药交叉反应的发生率为50%。白细胞减少,白细胞低于4.0,中性粒细胞超过1.5,一般不需要停药,可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一般给予增白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病情不受控制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减少,用药前后需比较白细胞数量。皮疹和瘙痒的发生率约为10%,可采用抗过敏药物纠正,皮疹严重必须停药,避免发生剥脱性皮炎时,可改用同位素治疗。患者有关节痛时必须停药。否则,可能发生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关节炎综合征。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常见的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有视力下降,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头晕眩晕,恶心等。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常见。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