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耐值多少算正常?

会员154040746 45 已回复
我一直有糖尿病,昨天去医院检查糖耐正常,糖尿病糖耐值多少算正常?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普通人进行了标准糖耐量试验,结果表明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oll/L。
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为6.1-7mmol/L或7.8-11.1MOL/L,则称为糖耐量损伤或糖尿病。或者空腹血糖大于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特殊情况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与正常糖耐量标准不同。在孕妇的标准糖耐量试验中,正常值为空腹血糖低于5.1mmol/L,1小时血糖必须低于10MMMOL/L,2小时血糖必须低于8.5moll/L,如果测量的血糖值在任何时间超过上述标准,则可被诊断为糖尿病。
有用0
相关问答

普通人进行了标准糖耐量试验,结果表明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oll/L。
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为6.1-7mmol/L或7.8-11.1MOL/L,则称为糖耐量损伤或糖尿病。或者空腹血糖大于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特殊情况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与正常糖耐量标准不同。在孕妇的标准糖耐量试验中,正常值为空腹血糖低于5.1mmol/L,1小时血糖必须低于10MMMOL/L,2小时血糖必须低于8.5moll/L,如果测量的血糖值在任何时间超过上述标准,则可被诊断为糖尿病。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对于糖尿病来说,血糖要控制好才能正常。
就《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的要求而言,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应小于7mmol/L,而非空腹血糖应在10moll/L以内。这个值需要针对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目标。如果是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要更严格,一般4-6moll/L,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放宽,空腹血糖可以在7-8mmol/L左右,甚至10moll/L,同样,对于餐后血糖,老年人的控制目标要比年轻人宽松,以减少低血糖的发作。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人体葡萄糖正常值也就是说人体血浆葡萄糖的正常值,空腹<6mmol/L,餐后两小时<7.8mmol/L。
诊断糖尿病的指标是空腹血糖>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高出这个范围也是要分情况的,如果空腹血糖处于6-7mmol/L之间,叫做空腹血糖调节受损。餐后两小时血糖或者随机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叫做糖耐量减低,这两个中间阶段都是糖尿病的前期。
注意平时的饮食情况,高糖饮食要戒掉,还有高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粥、粉、汤类的食物的进食要注意避免。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是血糖异常导致人体发生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产生的疾病。高血糖餐后超过11.0属于偏高,空腹血糖超过6.21属于偏高,如果血糖数值不正常,建议通过静脉抽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口服糖水检测糖耐量,明确病因。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并且按照医嘱食用降糖药进行治疗。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葡萄糖耐量正常,以后可能还会得糖尿病。
有些人目前糖耐量正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本身就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后期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因为完美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说明目前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糖尿病,所以还是要定期体检。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世界上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如果葡萄糖耐量试验完全正常,将排除目前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但不能预测患者以后不会患糖尿病。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平时运动量少,饮食不注意,平时甜食吃得多,也是糖尿病的高危患者。有必要每年复查一次糖耐量试验,观察血糖水平,从而有效预防血糖水平的进一步升高或糖尿病。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空腹血糖低于6.1,属于正常血糖。餐后血糖中餐后1小时血糖要低于11.1,餐后2小时血糖要低于7.8.建议2型糖尿病的患者按时服药,同时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高糖的食物,少吃多餐,多吃粗粮,荤素搭配。注意增加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游泳等。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