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副作用失眠多久会消失?

会员116185660 31 已回复
我最近在服用度洛西汀常半夜醒,醒来就睡不着了,请问度洛西汀副作用失眠多久会消失?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
度洛西汀副作用的消失时间并不固定,与服药量、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
度洛西汀是一种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用药后可引起头痛、失眠或嗜睡、眩晕、易激惹、恶心、呕吐、便秘、盗汗、皮肤瘙痒等多种不良反应。病情较轻,服药时间较短,副作用相对较轻,停药后注意多喝水,加速药物排泄,可使副作用尽快消退。如病情严重,服药剂量较大,服药时间过长,副作用相对较大,停药后无法使副作用尽快消退,通常副作用还会持续30天或更长时间。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部分患者体质好,服药后副作用较小,停药后副作用可尽快消退。部分患者体质比较敏感,用药后副作用较为严重,停药后不良反应可能会长时间存在。
有用0
相关问答

度洛西汀副作用的消失时间并不固定,与服药量、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
度洛西汀是一种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用药后可引起头痛、失眠或嗜睡、眩晕、易激惹、恶心、呕吐、便秘、盗汗、皮肤瘙痒等多种不良反应。病情较轻,服药时间较短,副作用相对较轻,停药后注意多喝水,加速药物排泄,可使副作用尽快消退。如病情严重,服药剂量较大,服药时间过长,副作用相对较大,停药后无法使副作用尽快消退,通常副作用还会持续30天或更长时间。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部分患者体质好,服药后副作用较小,停药后副作用可尽快消退。部分患者体质比较敏感,用药后副作用较为严重,停药后不良反应可能会长时间存在。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失眠持续一周左右的话,可能会得抑郁症。
失眠与抑郁症的关系复杂,慢性失眠的患者伴有抑郁情绪,而抑郁症患者往往伴有失眠,早期抑郁症患者在情绪症状不太明显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睡眠障碍。失眠第二天表现为精神不佳、精神萎靡,此时易作为单纯失眠治疗,失眠患者均应在临床上进行常规情绪方面的评估和早点进行相关检查和相关治疗。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减肥药引起的失眠,无法评价恢复需要多长时间。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同,特别是以下情况,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失眠:
1,3-5天:如果身体健康,代谢快,停药后3-5天内可以自行恢复。
2、1-2周:如果身体虚弱或新陈代谢慢,身体自我恢复能力弱,可能需要1-2周以上。从减肥药引起的副作用中恢复可能需要1-2周以上的时间。
如果不能长期恢复,可以适当选择协调人体阴阳、稳定地的药物。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建议在专家的指导下选择合理的减肥方案。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治疗失眠需要可能需要2~3个月左右。但是具体还是要因人而异,每个人出现失眠症状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和时间也会不同。
如果是失眠的偶发性症状,可能和突然发生的事情有关,或者一些大的刺激,室内环境不安静,情绪不稳定等原因。合理治疗的话,大概3、5天应该就好了。如果患有慢性失眠或顽固性失眠,治疗时间可能需要2~3个月左右。
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可以调节神经的药物。一定要避免压力过大,多参加有氧户外运动和娱乐活动。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失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恢复时间如下:
一、情绪和压力因素:短暂的情绪因素或压力过大引起的失眠。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处理好现有的事情,在1-2周内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焦虑抑郁:如果失眠是由个原因引起的,比如焦虑抑郁,对于这种类型的失眠,使用抗焦虑药物后2-4周,患者的情绪症状会得到缓解,失眠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三、其他疾病:其他由疼痛、心力衰竭等引起。这种类型的失眠是用药物治疗的。原发症状得到控制后,1周左右失眠就会得到改善。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连续失眠2-3个月会容易猝死。连续出现失眠的症状,会严重影响正常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引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疲劳,精神萎靡。同时也可以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以。引起血压增高,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