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失眠的认识有哪些

会员138439120 29 已回复
我最近出现了失眠的状况,有点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想寻求中医,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如下:
1、先天禀赋不足是指先天禀赋有强有弱,脏腑虚弱是某些失眠的发病原因。
2、元气虚损是指脏腑虚损,元气不足,是失眠发病的原因,大病久病之后,产后失血,年迈精血衰少,脏腑虚损,元气不足,从而引起失眠。
3、七情郁结是指情志变化过甚,这是失眠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喜,怒,忧,思、悲,恐惊,脏腑受损,心神不安,引起失眠。
有用0
相关问答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如下:
1、先天禀赋不足是指先天禀赋有强有弱,脏腑虚弱是某些失眠的发病原因。
2、元气虚损是指脏腑虚损,元气不足,是失眠发病的原因,大病久病之后,产后失血,年迈精血衰少,脏腑虚损,元气不足,从而引起失眠。
3、七情郁结是指情志变化过甚,这是失眠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喜,怒,忧,思、悲,恐惊,脏腑受损,心神不安,引起失眠。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中医认为失眠也就是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明等,它是因为外感和内伤等病因导致的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宁导致经常不得入寐的病症,凡是因为天气寒热不均、被褥冷暖太过、睡前饮浓茶、咖啡或者是因为精神刺激、思虑太多,或者是因为疼痛、喘咳、瘙痒等因素导致的偶然不能入睡不能称之为失眠。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中医认为失眠是指失眠、失眠、不能平卧、视物模糊等。它是心、肝、胆、脾、胃、肾等的失调。由外感和内伤引起,常导致失眠。不能因为天气不平,被褥太暖太冷,睡前喝浓茶咖啡,或者因为精神刺激,想太多,或者因为疼痛,哮喘,瘙痒等因素意外睡不着觉,就叫失眠。失眠的中医分类有:
第一、心肝。
第二、脾胃不和。
第三、伤心难过肺。
第四、心肾不交。
第五、气血两虚。
根据这些类型,采用一些对症的方剂进行治疗。中医讲究阴阳互调,对全身的一些疾病进行调整,对症治疗。所以中医治疗失眠就是调理阴阳虚实。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中医失眠症状与表现有耳鸣、健忘、头晕、气虚血旺等,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中医理论,失眠分为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痰热内阻型、肝郁火旺型等,主要表现为气虚血旺、面色发黄、胸闷、心烦、大便干结、头晕、耳鸣、健忘等。如果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经常饮酒都会导致失眠,但是通过适当的中药调理,可以有效的缓解失眠的症状,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的伤害。失眠的人还可以饮用杞子山药猪脑汤,具有安神健脑、补气养阴等功效。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几款能调理失眠症状的食疗:
1、百合莲子粥。取干百合、莲子、冰糖各30克,大米100克。干百合、粳米、莲子一同放于锅中熬煮,快熟时加入冰糖。此粥清热养阴、润肺安神,适合失眠多梦伴心火旺盛、焦虑烦躁者食用。
2、酸枣仁粥。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熟,再下酸枣仁末煮5分钟。具有养心安神、宁心止汗的作用,适合失眠、多梦、心悸、心烦、体虚多汗者食用。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中医失眠的病因有:
1.饮食不当,胃不和导致烦躁不安。吃太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引起失眠。有的患者脾胃功能较弱,晚上睡前吃太多也会引起失眠。

2.心情差,生气后很难平静下来,晚上也会失眠。此外,担忧过度、经常思考或琢磨问题也会导致失眠。此外,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也会导致失眠。

3.运动量过少,运动量过少也容易失眠。早上起来适当运动,有利于改善睡眠。

4.身体虚弱,产后气血两虚也会导致失眠。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