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是个坑吗

会员12744169 30 已回复
我脸上长了许多的斑点,朋友说可以采取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请问射频消融是个坑吗?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段伟强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整形美容 三级甲等
擅长:擅长:1.面部美容(双眼皮,眼袋,上睑下垂,隆鼻等...
射频消融手术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但是具体治疗效果要因人而异。射频消融手术属于种微创型的手术,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如果是对皮肤进行祛斑采取射频消融手术,效果一般会比较明显,可以有效去除脸上色斑以及妊娠斑,但是如果是对疾病采取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要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为了保证效果,建议求美者去正规的医美机构进行治疗。另外术后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做刺激的运动。
有用0
相关问答

射频消融手术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但是具体治疗效果要因人而异。射频消融手术属于种微创型的手术,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如果是对皮肤进行祛斑采取射频消融手术,效果一般会比较明显,可以有效去除脸上色斑以及妊娠斑,但是如果是对疾病采取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要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为了保证效果,建议求美者去正规的医美机构进行治疗。另外术后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做刺激的运动。

段伟强 主治医师 整形美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1.面部美容(双眼皮,眼袋,上睑下垂,隆鼻等);2.耳畸形矫正和耳再造;3.微小切口腋臭切除术;4.面部瘢痕整形修复和美容;5.脂肪抽吸和脂肪填充;6.注射美容术;7.先天畸形矫正 。

射频消融术主要通过射频溶脂的方法作用于面颈部等皮肤,达到去皱、提升、嫩肤、美白的功效,效果很好。溶斑术是将腐蚀性的药水稀释,原来这种药水用来点痦子,稀释之后由于腐蚀的力量减弱,涂抹于斑点上就可以达到祛斑的效果。祛斑手术对皮肤无丝毫损伤,且治疗过程简单,治疗后可以马上洗脸化妆,不影响正常工作。适合皮肤光老化引起的细小皱纹、多种色斑、面部红血丝、毛孔粗大等。建议求美者去正规的医美机构进行治疗,效果更有保障,另外治疗后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任冲 副主任医师 整形美容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任冲教授,从事整形美容行业二十余年,北京市首批美容外科注册执照的持有者(美容外科注册医师)。现任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同年至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工作至今,2005年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专业硕士毕业,2007年日本东京大学附属病院形成外科访问学者。 师从中国著名整形专家张书云教授、宋业光教授、马海欢教授、光岛勋教授。在双眼皮、失败双眼皮修

不是的。射频消融也是治疗肝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于早期肝癌,病灶比较小,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与手术切除无明显差异。射频消融适应症为肿瘤小于4厘米,没有淋巴转移。对大于4厘米肿瘤,选择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射频消融。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房颤动患者在进行射频消融术以后主要以休息、饮食方面进行护理。
在手术后的6个月内不建议进行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的情况,主要是以休息为主,还要进行定期的复查,通过医生的建议下可以开始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但绝对避免进行中等以上程度的运动。
因为进行射频消融手术过程中,食管黏膜可能受到了一定的损伤。所以建议患者平常要注意以清淡饮食为主,建议食用白菜、排毒汤、茄子等有营养的食物帮忙恢复身体机能,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胡椒等可能造成伤口发炎的食物,对于术后恢复没有帮助。
此外,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以后的患者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预防并发症的风险。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通常是通过透视仪来准确定位颈部突出的椎间盘,然后通过输出超高频的电磁波,将局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加热,从而导致局部的椎间盘组织发生热凝结、蒸发,从而导致椎间盘髓核消融、萎缩,从而消除椎间盘对颈髓和颈神经根的压力。
患者的恢复速度也很快,这是一种很小的手术,很快就能缓解神经根的疼痛和麻木。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做射频消融去眼袋时间一般是1个小时左右。
射频消融除眼袋一般要1个多钟。因为手术的全流程和内切开的方法是相同的,先定位眶内的脂肪组织,然后将射频消融的探针插入到肿瘤里,在里面做射频消融,取出多余的油脂,确认没有任何的异常,就可以做一只眼球了。在做外科的时候,脂肪组织的搜索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因为很多人的脂肪在仰卧的时候会移动到更深的地方,所以这个过程会稍微慢一点。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