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提问

失眠,焦虑,抑郁,压抑

会员184828313 30岁 悬赏5元 已回复
病情描述:失眠大概两年多,最近一年十年加重。常常心里慌慌的,害怕这害怕那,满脑子都是大家不喜欢的我想法。害怕别人对我的看法是觉得我这个人不好,害怕别人说我坏话,害怕领导觉得我不好,害怕同事觉得我不好,害怕一件事情办不好,害怕工作中领导给使绊子,害怕自己没有机会学到新的工作技能,害怕自己能力越来越不行,别人也觉得自己越来不越不行。这种害怕不是有生命危险的害怕,只是平时生活中看不见的意识吧。。。最近几天在公司隔离,害怕家里被贼撬门偷东西。难受就是心里很憋屈,呼吸不通畅的那种,堵着,感觉事事都不如意,而且感觉自己很背,感觉自己的负能量把身边最亲切的人(老公)都影响的不好了,就像气场互相影响一样,本来他挺好的,被我这种负能量悲观的人影响了他的前程。会心慌,坐立不安,而且啥也做不进去,也睡不着觉,不会出汗。我也不知道是大家真的不喜欢我,还是我认为大家不喜欢我,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形象,但是自己意识中觉得自己不会被大家喜欢,而且不愿意跟人接触,除了最亲密的老公。我谁都不想接触说话,这就是我的感受。最近这段时间,我似乎接受不了任何变化,只要不是我想象中的结果或者过程,我都会心情暴躁,抱怨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闯 主治医师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各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对妇产科相关疾病诊断有独到见...
已帮助用户: 7081
问题分析:有严重失眠的症状,并且出现情绪状况异常,询问具体需要采取怎样的处理办法。
指导建议: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精神压力过大就会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一定要注意调理好个人心情,多进行户外活动,多与人交流,另外一定要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症状特别严重的话,你可以选择去找心理医生做一下疏通
有用0
相关问答

失眠焦虑烦燥抑郁治疗注意减轻大脑兴奋状态,睡前做体操适当放松,避免服用兴奋饮料如咖啡,浓茶等,不吸烟,刷牙、洗牙,保持口腔清洁,并注意改善睡眠环境等有利于减轻大脑兴奋状态精神放轻松点。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焦虑和抑郁会引起失眠。
慢性失眠患者中,焦虑和抑郁引起的失眠约占60%。这种患者会因为失眠而对睡眠过度关注和担心。晚上越想快点睡觉,越睡不着觉,患者的心理负担越大,患者越焦虑,越紧张,情绪不稳定,感到痛苦,失眠,形成恶性循环。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不仅会导致失眠,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睡眠环境不稳定、身体疾病、药物等副作用也会导致失眠。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焦虑和抑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治疗:
1.首先要对失眠、焦虑、抑郁的相关量表进行评估。确定失眠的特征,是否有抑郁和焦虑。如果有明确的抑郁、焦虑、失眠,很可能是抑郁、焦虑的伴随症状。应优先考虑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可给予SSR药物,必要时可给予心理治疗。
2.失眠可以通过对症药物、耳针、经颅磁刺激、音乐疗法等方法治疗。也可以通过心理和行为治疗来改善失眠。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和失眠症状,可以通过运动或者可以和家人朋友沟通,适时给予亲吻或拥抱来缓解。
由于学习压力大、工作不顺心等因素,患者在精神压力较大时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影响睡眠,引起失眠症状。这时候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变好。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保持自己的作息规律,远离抑郁焦虑的源头。可以多参加体育活动,比如游泳、打羽毛球、慢跑等。因为运动能促进大脑内分泌内啡肽,并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焦虑失眠可能是抑郁症。
抑郁症容易引起焦虑、失眠,并伴有头痛、头晕、抑郁、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抑郁症属于精神障碍,可以去正规的神经内科医院做详细检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焦虑紧张,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长时间熬夜,以免失眠。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长期存在的抑郁和不安全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处理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理疗等。具体如下:
1.心理治疗:患者首先要去医院诊断抑郁症、焦虑症,或者到一定程度。轻度可以选择心理咨询,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手段。
2.药物治疗:可能需要选择中度抑郁症或焦虑症、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药物治疗),焦虑也可以用洛拉西泮、地西泮等苯二氮药物治疗。
3.理疗:在医院期间也可以选择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等理疗。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