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胃石症是怎么来的?

会员10242448 56 已回复
我想问胃石症是怎么来的?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陈嘉诚 长港中心医院 妇产科 二级乙等
擅长:妇科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 69823
病情分析: 避免空腹进食大量柿子、黑枣等,克服嚼食毛发的怪癖、积极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以防胃石再形成。
有用0
关注
刘坤 湖北中医学院 外科
擅长:骨科以及运动康复类
已帮助用户: 14687
病情分析: 你好,摄入某种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在胃内凝结而形成的异物,称为胃石症。按胃石症的组成内容物可分为植物石、毛石、乳酸石、医源性胃石等类型,其中以植物石最为常见。胃石症病因有1.植物性胃石:主要由各种未消化的植物成分组成,包括鞣酸、纤维素、果胶、胶质等。胃柿石是最常见的植物性结石。2.毛石:由毛发组成,也可混有毛线及动物毛等,多见于有吞食毛发习惯的神经质女性,多发生于20~30 岁之间。3.乳酸石:多见于高浓度奶喂养的低体重新生儿。
意见建议:如果还有问题可以继续提问,希望能帮助你。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胃石症会有以下症状表现:
胃石症多为植物性胃结石,在短时间里有一半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呕吐量很小,可伴有咖啡色或血性的呕吐物,少量呕血。胃溃疡、胃粘膜糜烂、穿孔、腹腔炎症等是胃粘膜长期受的刺激和损害所致胃石症,如果胃石症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后期可能出现饱胀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

曹键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结石等)、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一般情况下,常见胃石症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治疗:可以利用纤维内窥镜技术发展迅速,有多种综合疗法。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碎石,再通过网筐取出。另外,激光碎石术和微波碎石术也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2.药物疗法: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如果是大而硬的胃石,可以采用小苏打,可以使胃结石变软,溶解,再配合内窥镜进行清除,也可以口服一些促进消化功能的药物。
3.手术治疗:胃结石大而坚硬,不易溶解,经内科治疗或内镜下结石治疗无效,或合并胃溃疡出血、穿孔或阻塞较重的胃溃疡时,应行手术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曹键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结石等)、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一般情况下,胃石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植物胃石是一种最普遍的胃石症,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水果性胃石,另一种是纤维性胃石。在中国,最常见的是胃石症,其次是黑枣胃石。黑枣胃石的发病机理是由于果胶和鞣酸等物质在胃酸的刺激下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一种坚硬的胃结石。可能是由使用过多柿子、大枣、山楂、石榴等食物引起的。其次还可能是毛发胃结石:主要是因为人体或其它生物的毛发被吞噬后,在胃部盘踞,与胃液、食物残渣形一大片,长期停留在胃部。

曹键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结石等)、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病情分析: 胃石易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胃轻瘫综合征患者,似与这部分病人胃运动功能紊乱有关。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病程在6 个月以内为急性,超过6 个月为慢性,急性者多见。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山楂等1~2h即出现症状,半数以上病人有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一般呕吐量不多,可有呕咖啡色或血性物,而大量呕血少见。体格检查有30%病例触及上腹部滑行性包块。由于胃石对局部黏膜造成的刺激和损伤,常并发胃溃疡、胃黏膜糜烂、幽门梗阻、肠梗阻,偶有穿孔及腹膜炎。
  胃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胃石的大小、形态、性质及对人体消化、运动功能影响程度等因素有关。病人可以完全无任何症状,也可以有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口臭、恶心、呕吐或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等。体查时常于上腹部可触及移动性包块,一般无明显压痛。

许琛 护士 内科 蚌埠华海耳鼻喉科医院 已帮助用户:43656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的护理、五官科疾病

病情分析: 避免空腹进食大量柿子、黑枣等,克服嚼食毛发的怪癖、积极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以防胃石再形成。

陈嘉诚 妇产科 长港中心医院 已帮助用户:69823
擅长:妇科常见疾病

指导意见:患有胃石症,可以用纤维内镜下碎石或外科手术治疗。

曹智君 主治医师 内科 莒南县中医院 已帮助用户:8080
擅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肺心病,急性上呼道感染,感冒,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老年人肺炎,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