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除了吃药,还有什么方法治疗?

会员115935465 20岁 已回复
您好!我有个朋友得了抑郁症。他昼轻夜重,总是白天睡觉,晚上上班。不喜欢和他人交流,喜欢独来独往,有时出现木僵状况。***过两次,都没有成。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活着一天是一天,会感觉自己很孤独。他小时候受过刺激,该怎么治?可以不吃药,用其他的方法治疗吗?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霍成举 医师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常见神经内科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神经...
已帮助用户: 27415
你好,抑郁症患者可以接受相关心理治疗,尽可能解除或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提高患者应对能力,保持心情舒畅,配合服用药物治疗,如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有用0
关注
王辉 主治医师 南宫市妇幼保健院 皮肤科 二级
擅长:乳腺增生,副乳乳腺癌,急、慢性乳腺炎
已帮助用户: 445891
指导意见:如果目前来说我们已经确定是属于抑郁症,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自闭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从自我调理情绪做起,要转移注意力,多跟人交流,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情绪稳定,以及减轻压力,减轻工作压力,另外可以做一些瑜伽运动或者事可以做户外活动,旅游等等,这种情况自然就能得到改善,这个不是说完全是必须靠口服药物才能调整和缓解的,心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种治疗失眠和抑郁症的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对于部分重度抑郁失眠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抑郁失眠。但是用药有很多禁忌,不能随便用药。吃药前最好先咨询医生,让医生帮你科学用药,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运动疗法。对于失眠抑郁症患者来说,运动是一个非常好的调节方法。因为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体质,让身体更健康,所以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抑郁症和失眠是非常好的治疗方法。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失眠和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如下:
1.首先要进行抗抑郁治疗。很多患者抑郁情绪好转后,睡眠自然会好转。此时,除了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外,还可以针对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传统的抗抑郁药没有镇静催眠作用。相反,在治疗初期,许多药物会引起患者的睡眠觉醒、警觉性增加、难以入睡等。这时候选择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可以一举两得。
2.如果在抗抑郁治疗的前提下,患者仍有明显的失眠或睡眠不好的主诉,可以考虑加用镇静催眠药物。
3.穴位疗法。神门穴主要位于手掌部。经常按摩这个穴位,不仅可以改善失眠症状,还对你的心脏有保健作用。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物理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可以进行颅磁刺激,通过对于大脑的磁波段的变化,从而达到神经递质重新分布的目的。也可以进行无抽搐电休克,让所有的神经递质达到重新分布平衡的状态。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治疗抑郁症现在提倡全病程治疗,全病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的治疗,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未见好转,需要考虑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用药剂量不足、疗程不足、频繁换药、擅自停药等不规范的现象。
如果没有上述现象则建议及时与医生沟通,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比如,在治疗初期使用SSRI类抗抑郁药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尝试换用或联用其他类型抗抑郁药,如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它是抑郁症治疗的一线推荐药物之一,对提升正性情感的效应更佳,且治疗相关副作用较少。建议您放松心态,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的进一步建议积极配合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回龙观医院 已帮助用户:26
擅长: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与催眠疗法相结合的方法、叙事疗法,针对情感困扰、婚姻家庭关系、夫妻治疗、性心理障碍、亲子关系、网络成瘾、焦虑恐惧、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尤其对自知力恢复、对心理过程充分理解、增强自我掌控力方面,帮助尤为明显。

失眠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精神放松法。这种放松方法主张通过身体放松,来达到精神放松、缓解抑郁的目的。依次逐步放松,保持正常呼吸,最终达到心平气和。
2、调整思考方向。出现失眠抑郁这类心理问题,多与患者平时看问题的角度过于敏感有关。而改换思考角度,保持心态平和,是对抗失眠抑郁症的强力法宝。
3、调整自己的心态。当出现失眠的症状,不要过分的担心,因为越是紧张,越想强行入睡的话,结果就越是容易适得其反。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抑郁症真正由于大脑基因而引起的,其实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抑郁症的产生都是和成长经历有密切的关系的。而且说起来,不光是抑郁症,所有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源都是性格因素导致,是人格(性格)发展不够健全造成的。抑郁症要吃药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