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今年72岁,患有非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并有心脏...

匿名 45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我父亲今年72岁,患有非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并有心脏瓣膜增厚,现又患有腰椎盘突出压迫神精导致从腰至脚踝酸痛,目前正在接受保守治疗,但效果不明显。请问怎么办?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去年在武汉亚心医院做过检查,前几天做过核磁共振检查和扫片,目前在医院接受保守治疗,缓解腰椎疼痛,但效果不明显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有无治疗心脏和腰椎的有效治疗方案,目前又该如何治疗为益?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顾军花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用中医方法调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退行性关...
已帮助用户: 4201
中医的保健治疗方法需结合本人舌脉及病情,请就近找正规中医院有经验的中医大夫看舌苔把脉后确定中医治疗方案
有用0
关注
郭凤祥 主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三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内分泌等相关内科疾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59564
指导意见:中年男性,确诊非梗阻肥厚性心肌病,合并瓣膜损害会引起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药物保守治疗可能缓解临床不适,可以给予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坐骨神经疼,是目前主要临床不适,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如果心功能正常没有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有用0
关注
张洪成 医师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12409
指导意见:您好,依据您所描述的情况,可能考虑为肥厚性心肌病,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建议,应绝对卧床,睡平板床,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可应用抗炎止痛,减轻神经水肿及营养心肌,延缓心肌重构药物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对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是可以不必进行治疗的,这是由于病人的生命中没有明显的表现。若病人有临床表现,并有可能是因此病所致,可以服用美托洛尔,服用美托洛尔片;若病人的病情没有好转,可以转而使用维拉帕米。同时伴有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也可以使用呋塞米片利尿;同时出现心律不齐的情况下,可以口服氨碘酮来提高心率。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药物可以找针对流出道梗阻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基础治疗方式。肥厚性心肌病是遗传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以心肌肥厚为主要诊断依据。肥厚性心肌病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律失常,晕厥等。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肥厚性心肌病一般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晕厥、心绞痛等症状。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病,检查时能够在心尖、胸骨左等部位,或者在第三、四肋间听得到粗糙的、收缩期的喷射样杂音。肥厚性心肌病发病一般可呈家族性或者散发性。大多数患者治愈后效果比较好,但如果患者出现左室流出道的梗阻,那会增加发生猝死的可能性。
出现不适时建议及时就医。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肥厚性心肌病的预后有较大的不同。
对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简称梗阻性心肌病),部分于青少年时期及活动期间突然死亡,部分逐渐发生心力衰竭(心衰),进展至终末期心衰(心衰),最终死于心力衰竭,感染及其他疾病。而部分病人(以非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为主),临床表现较轻,大多在平时健康查体中被检出,对一般日常活动无影响,临床症状较轻,寿命与正常人相近。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肥厚性心肌病首选β受体阻断剂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
此外,也可以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以及ACEI或ARB类的药物来治疗。尔等,通过负性肌力及减慢心率作用,增加心脏回心血量,如果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有心律失常,易导致猝死或卒中,可以加用抗凝药如利伐沙斑等。禁用硝酸甘油及洋地黄类药物。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目前临床上缺少肥厚性心肌病的专用药物。
贝塔阻滞剂是首选的一线用药,如果患者不能耐受贝塔组织剂,或者有禁忌,可以选择钙离子拮抗剂。如果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钙离子拮抗剂会增加流出道阻塞,尤其是在心功能不全时,可以服用洋地黄制剂和利尿剂,可以增强心肌收缩能力,降低血容量,增加心室梗阻,如果心塞时有快速十率的房颤,可以选择洋地黄,也可以选择利尿药物,同时要注意缓解肺淤血,配合贝塔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