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就只有脸黄,身上不是

会员103118853 1个月 已回复
宝宝黄疸,就只有脸黄,身上不是太黄,查血胆红素182是母乳性的吗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玲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呼吸道感染等儿...
已帮助用户: 4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超过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超过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有用0
殷明华 主治医师 房县中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擅长:肝胆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各种肝胆疾病:病毒性肝...
已帮助用户: 231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超过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超过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有用0
相关问答

婴幼儿出生多少会有一些黄疸的,平时多让宝宝喝一些水,能够加快排泄排出体内的黄疸,然后也可以多晒太阳,让阳光直接照射皮肤能有效消除体内话,得注意保护好眼睛,避免晒伤。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来说,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如果婴儿只有脸上是黄的,手的部分皮肤没有黄染,此时表示黄疸的严重程度不高,一般在10mg/dl以下,此时不要治疗,家长可以给儿童多晒点太阳。如果黄疸程度逐渐加重,建议家长及时治疗,家长还要保持宝宝的清淡的饮食,不要吃刺激的食物,尽量以清淡为主,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问题分析: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疾病常见的临床病因主要有各种感染肝胆疾病胆道畸形,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等等。
意见建议:一般来说,如果先排除是不是母乳性黄疸,主要是让孩子停止,吃母乳3天如果黄疸明显下降,说明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如果黄疸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上就可以排除是母乳黄疸的可能。

时义稳 医师 儿科 河南省内黄县益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20399
擅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贫血,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指导意见:宝宝脸黄黄的。这是生理性黄疸,建议你可以给孩子口服医生开的药,也可以喂宝宝茵栀黄口服液。让孩子多喝些葡萄糖水。如果黄的厉害可以采取光疗。

王泊 医师 内科 燕郊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92
擅长:胃粘膜下肿瘤,原发性胃淋巴瘤,胃肠道血管瘤,肝血管瘤,乳腺纤维瘤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现在两个月属于病理性黄疸,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加快排泄。
指导建议:多喝点葡萄糖水,建议服用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多晒太阳,如果一直高严重的话建议还是住院照蓝光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恢复。要注意定期复查。

胡白瑜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30791
擅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肺心病,急性上呼道感染,慢性咳嗽,变异性咳嗽,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老年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问题分析:你好,从你说的这些情况来看,应该喝点茵栀口服液,或者照一下蓝光
意见建议:加强饮食调理,食用富有营养且易于消化之品,注意多饮水,多休息。起居有常。

王泽成 妇产科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已帮助用户:25143
擅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