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知识手册

淡豆豉

核准日期:2007年03月06日 修订日期:2011年01月26日

收藏

药品名称:

淡豆豉药典

SEMEN SOJAE PRAEPARATUM药典

Dan Dou Chi

淡香豉;

所属类别:

中药>>中药饮片>>解表药>>发散风热药

古籍出处:

《名医别录》

基原:

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全国各地均产。晒干,生用。

制法:

取桑叶、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0g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量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

苦、辛,凉。归肺、胃经。

应用:

1.外感表证
本品辛散轻浮,能疏散表邪,且发汗解表之力颇为平稳,无论风寒、风热表证,皆可配伍使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药同用,如银翘散(《温病条辨》);若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等症,常配葱白,如葱豉汤(《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2.热病烦闷
本品辛散苦泄性凉,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邪热、除烦,常与清热泻火除烦的栀子同用,治疗外感热病,邪热内郁胸中,心中懊??,烦热不眠,如栀子豉汤(《伤寒论》)。

功效: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急,两脚疼冷。”
2.《珍珠囊》:“去心中懊??,伤寒头痛,烦躁。”
3.《本草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斑,呕逆。”

化学成分:

本品含脂肪、蛋白质和酶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

淡豆豉有微弱的发汗作用,并有健胃、助消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