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怎么办

会员2877202 已回复
我是一个36岁的男性,最近检查出血吸虫病,想问一下血吸虫病怎么办?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三级甲等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
血吸虫病要预防和控制并发症,采用抗血吸虫治疗。常表现为肝脾大胃肠道症状或者发热等现象。首选药物治疗。急性期持续高热的病人,可以采用解热缓解中毒症状或者降温处理。注意休息生活规律不要吸烟饮酒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血吸虫病要预防和控制并发症,采用抗血吸虫治疗。常表现为肝脾大胃肠道症状或者发热等现象。首选药物治疗。急性期持续高热的病人,可以采用解热缓解中毒症状或者降温处理。注意休息生活规律不要吸烟饮酒等。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病情分析: 1、目前使用的主要药物———吡喹酮:吡喹酮对日本、曼氏、埃及、湄公和间插血吸虫病均有效,适用于各期血吸虫病和夹杂症患者,包括无严重心功能不全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已控制的神经精神病,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腹水消退后的晚期患者,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的慢性肝炎,无肾功能不全的慢性疾病等患者。

2、剂型、剂量和疗程:一般为片剂,每片含基质200mg。常规治疗方法为: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为60mg/kg(儿童体重小于30kg者总剂量为70mg/kg),2d(或1d)分服,2~3/d,由于饭前服用的副反应较饭后服用者多,因此以饭后或餐间服为宜,体重以60kg为限。
意见建议:血吸虫病防治策略主要可分成以下四个阶段:一是以消灭钉螺为主控制血吸虫病的防治阶段,二是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阶段,三是以采取化疗的方法来减少或控制疾病为目标的阶段,四是分类指导阶段。

徐帅 内科 蚌埠医学院 已帮助用户:545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

病情分析:引起肝硬化的并发症有很多,但其预后都不太理想,如果长期不加以重视和治疗,就会出现并发症,如腹水,出血,肝癌等危机生命。
意见建议:建议你查找病因,积极排除病因,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定期复查,由专家指导用药。

张中会 医生会员 中医科 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58970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以手术切除肉芽肿或脓肿为主,术后辅以药物治疗。药物有:   1.二性霉素B:对隐球菌、球孢子菌、念珠菌等效果较好。剂量从0.25mg/kg开始,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逐渐增至1mg/kg,使在3个月内总剂量达2~4g。滴注速度应缓慢,避光。由于本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常同时鞘内给药。方法:取二性霉素B0.25mg溶于等渗盐水1ml内,然后用5~10ml脑脊液再稀释后缓慢、分次注入鞘内。一般鞘内给药1次最大剂量为1mg,每周注射2次。应用本药前给予地塞米松和非乃根等,可减轻药物反应。   2.制霉菌素:对隐球菌、念珠菌等效果较好。剂量:成人200~400万U/d,儿童12.5~25万U/次,分2~4次口服。   3.克霉唑(三苯甲咪唑):对念珠菌、球孢子菌等有效。剂量:成人每天50~60mg/kg,儿童每天20~60mg/kg,分3次口服。   4.曲古霉素:对隐球菌、芽生菌、念珠菌有效。剂量:20~40万U/d,分3~4次口服。   5.5-氟胞苷:作用同二性霉素B,但它能通过血脑屏障,对肝、肾均有损害。剂量:每天100~200mg/kg,一般应用6~8周。   6.抗生素:大剂量青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对放线菌感染有效。   7.Ketoconazole: 对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有效。剂量:200~1200mg/d。   上述药物应用的期限视病情而定,并应根据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检查和培养结果决定是否停药。用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并调整全身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消除引起真菌感染的原因,这样才易于提高治疗效果。

主治医师 内科 已帮助用户:52700
擅长:擅长消化道疾病的诊疗

问题分析:血吸虫病为血管内寄生虫病,成虫可以吸血,虫卵可以伤肝,是有可能导致贫血的。
意见建议:因此,血吸虫病的治疗关键是杀虫,可以口服吡喹酮二天,并配合保肝,补血等治疗,彻底的病原学检查后身体状态会逐步恢复。

贺世豪 副主任医师 其他 江陵县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126852
擅长:银屑病,寻常痤疮,脂溢性脱发

病情分析:您是31岁,是有感觉有血吸虫的,主要见于湖南或是湖北地区,要有接触疫水,水中有尾蚴,您才会有机会感染血吸虫的,如果您不是到过高发区的话,就要考虑可能不是,您确定是的话,就要到医院用抗血吸虫的药物吡喹酮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您是要到医院做个b超检查,这样有血吸虫的感染是可以检查出来的,会有鱼鳞状的改变或是龟背样的改变,您先不要自己就下结论的

范军 医师 妇产科 华中科技大学1 已帮助用户:26407
擅长: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