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知识手册

炙甘草汤

核准日期:2007年03月14日

收藏

药品名称:

【方名】炙甘草汤《伤寒论》

【汉语拼音】Zhi Gan Cao Tang

【别名】复脉汤《别名注释》
【拼音】Fu Mai Tang
;

主要成份:

大枣 甘草 桂枝 火麻仁 麦冬 人参 生地黄 生姜 阿胶

所属类别:

中药>>中成药>>补益药>>气血双补剂

组成:

甘草四两(12g),炙生姜三两(9g),切桂枝三两,去皮(9g)人参二两(6g)生地黄一斤(50g)阿胶二两(6g)麦门冬半升(10g),去心麻仁半升(10g)大枣三十枚(10枚),擘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鉴别:

炙甘草汤与生脉散均有补肺气,养肺阴之功,可治疗肺之气阴两虚,久咳不已。但炙甘草汤益气养阴作用较强,敛肺止咳之力不足,重在治本,且偏于温补,阴虚肺燥较著或兼内热者不宜;而生脉散益气养阴之力虽不及炙甘草汤,因配伍了收敛的五味子,标本兼顾,故止咳之功甚于炙甘草汤,且偏于清补,临证之时可斟酌选用。
加减复脉汤是由炙甘草汤(复脉汤)加减衍化而成。因温病后期,热灼阴伤,故加减复脉汤去益气温阳之参、枣、桂、姜,加养血敛阴之白芍,变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为滋阴养液之方。

辩证要点:

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色淡少苔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