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医学进展>儿科> 宝宝过敏怎么“破”?

宝宝过敏怎么“破”?

收藏
来源: 2016-06-23 19:17

绝大部分的国内病人目前都是在公立医院看病的,公立医院儿科医生资源缺乏是残酷的现实,更不要说专家资源了。相信各位爸妈都体会过等候3小时看病3分钟的就诊体验,如果不做好就诊前准备,这三个小时白等了,这宝贵的专家号也浪费了,3分钟过后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今天这篇科普文是崔医生接触过敏专业这些年来积累的一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各位“敏宝宝”爸妈能更有效地和专科医生交流接触。

误区一:“ 看病不就是带上病历、带上娃,难道还有别的吗?”

这是很大一部分家长看病的误区,对于部分急性病比如感冒咳嗽拉肚子之类的确实带上病历带上孩子就可以去看病了,但提醒一下,这是急性病的看病方法,不是慢性病的。过敏性疾病是一大类众所周知的慢性病,慢性病就诊带上病历带上人,坐在专科医生面前一问三不知或者想半天还要打打电话问一下家里人,既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匆忙的回忆也不利于专科医生采集病史和下诊断,这样的就诊经历是低效的。要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约见专科医生都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在约见专科医生前家长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敏宝宝”就诊前准备:

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初诊病人的准备事项,复诊病人经过前几次就医通常会有心得体会了,所以这里不详述。

1、 准备简要而准确的既往病史。

过敏性疾病因为起病时间长、症状反复发作、复杂多样,甚至可以说病情有点零零碎碎,很多家长被问到起病多久了往往久远得不知道多久了。另一个极端就是介绍病情像写案发经过一样详细,崔医生经常看见写得洋洋洒洒几页纸精确到几时几分的病史介绍,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改行当了警察蜀黍。当然这是玩笑话,但是在门诊有限的时间内,太过繁复毫无重点的病史或者太多简单的病史对于医生来说都是很无奈的。

过敏病史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起病时长和发作频率 : 比如反复腹泻多久、间歇几个月发作一次咳喘、荨麻疹、从第一次发病到就诊大概多久等等?

★ 接触可疑过敏原后多久出现过敏症状 : 过敏原包括多种食物、物品、气味、环境等等,过敏症状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三大系统,这个时间可以帮助医生分析到底是过敏还是食物不耐受。

★ 接受什么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或无效:这个时候既往的病历就很重要了,很多“敏宝宝”家长来到上级医院就医觉得下级医院的检查结果没用,大医院肯定要重新做为理由总是忘了带基层医院的病历和用药记录,这是很不妥当的。

温馨提示:部分家长对于宝宝长期反复发作某些症状感到焦虑,看了科普文以后甚至有明显疑病倾向,会出现有倾向性陈述病情的现象,医生还没开始问病情就把所有过敏相关的症状都讲了一遍,其实仔细问问很多症状是急性炎症引起的。家长需要冷静地回忆和整理病情,对专科医生的诊断才是有帮助的。

2、 有否过敏疾病家族史

最近接诊一位咨询食物过敏的妈妈,问起家庭成员有没有过敏性疾病史,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顽固湿疹、食物过敏等等。妈妈想了半天,就说孩子爸爸和爷爷都有鼻炎,但是不知道是什么鼻炎。其实要知道成年人得了什么病是很容易的,在带宝宝就诊前就可以清楚了,不至于医生问起却回答不了。鼻炎有很多种,如果爸爸和爷爷只是普通的鼻窦炎或者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对于诊断孩子过敏是没有意义的。

3、 如果有过敏日记,最好带上

关注崔医生公众微博的爸妈应该都看过如何记录过敏日记这一篇科普文了,某些细心而又专注科学育儿的家长在怀疑宝宝患有过敏性疾病的同时也开始养成了记录过敏日记的习惯,带上自己制作的过敏日记面诊专科医生,是非常事半功倍的事情。

4、 整理好宝宝既往做过的相关检查

很多家长来到上级医院看慢性疾病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把以前做过的检查都带过去给医生看,结果各种片子、验单、甚至收据一大堆堆在医生办公桌上,觉得这样肯定绝无疏漏了。首先,能把检查结果带来的家长都是值得鼓励支持的,但是这样的准备还远远不够。下面我把过敏专科医生比较关注的检查项目列出来,家长可以根据这个清单把有用的结果带上
血常规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
免疫球蛋白水平
流式细胞检测分析
大便常规
粪便/尿液乳糖不耐受试验
大便细菌培养
胸片
肺功能
血清过敏原测定
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等

5、 部分宝宝因为身体不适有口服某些抗组胺药物的情况,如果接受某些新的过敏疾病检查可能需要停药5-7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没有必须服用这些药物的前提下,建议就诊前把它们停掉。


误区二:“看病医生说啥是啥,拿药回家吃不就得了?”

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看病的目的相信没有人会有异议,但是过敏性疾病和其他急性病甚至慢性病不一样。家长对疾病的了解越多,对“敏宝宝”日常的护理和减少过敏的发作是非常重要的。和专科医生面诊过程也是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病情、学习的机会,但这个机会时间实在有点短,为了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多最重要的信息,作为家长尽量在就诊过程中需要了解下面这些问题。


“敏宝宝”就诊中家长需要咨询的问题

下面的问题也是针对初诊病人的,复诊病人可以根据用药后的情况把某些不懂的问题细化后再提问。

★引起宝宝过敏最可能的病因(可能一种或多种)

★引起宝宝过敏的其他可能的原因

★我家宝宝的病情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

★下一步我需要做什么?

★宝宝是否需要处方药治疗,还是使用其他非处方药治疗,比如单纯逃避过敏原即可。

★宝宝疾病的预后情况

★目前宝宝这种状况是需要马上积极治疗还是观察病情看症状是否自行消失?

★宝宝出现何种症状需要急诊处理: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重要,虽然绝大部分过敏发作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少部分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会因为接触过敏原而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所以家长掌握急诊适应症是非常重要的。国内目前还没广泛开展Epipen(肾上腺素笔)的家庭自我急救措施,所以宝宝出现过敏反应只能选择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和处理。

★下一次复诊的时间

以上是关于“敏宝宝”在约见过敏专科医生前和就诊中的一些需要留意的小技巧,各位“敏爸爸”“敏妈妈”们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就诊心得体会告诉崔医生,让崔医生归纳总结一下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家长们,The rose's in your hand; the flavor in mine.
本文为崔咏望医生的原创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微信号WAVER4获取授权。

关键词: 宝宝过敏症状 宝宝过敏治疗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