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胸痛中心学术研讨会”在津召开_医学进展-寻医问药-xywy.com

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医学进展>其他> “中国胸痛中心学术研讨会”在津召开

“中国胸痛中心学术研讨会”在津召开

收藏
作者:刘道安 来源:医学论坛网 2016-04-18 19:50

4月13日,“中国胸痛中 心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处处长翟晓辉、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副主任申长虹、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医政处处长刘先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天津市120急救中心主任李尚伦、天津市胸科医院院长郭志刚出席会议。此次研讨 会云集了国内众多著名心脏病和急诊医 学专家,胸痛领域和院前急救领域专家、教授就中国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发展方向以及院前急救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以此来加强心血管病急救体系建设,推进胸 痛中心建设,加强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提升胸痛中心的学术水平和临床技能,提升急诊急救能力,为国内胸痛急救领域的临床及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会议由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丛洪良教授主持。天津市胸科医院院长郭志刚、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副主任申长虹分别致辞。

会议先后有30多名全国胸痛领域专家、教授从《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和标准》、《中国胸痛中心未来发展和思考》、《120在胸痛中心建设 中的作用》、《提高急性心梗救治效率》和《常见急性胸痛病因诊断的注意事项》五个方面进行学术交流。有近240名全国各地相关专家、教授到场参会。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霍勇教授在大会上指出:中国胸痛中心起步晚、发展快。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 将继续完善,确保认证公正性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监督机构。同时,加速胸痛中心理念的推广,推动各级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促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继 续坚持严格的标准推进认证工作;成立认证区域办公室及新的示范基地,满足日益增长的认证需求;建立已通过认证单位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持续质量改进。未 来,通过各方的努力,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到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的工作框架内,争取更大的行政力量支持,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胸痛中心建设和培训。

刘先夺处长向各位与会代表介绍了天津市胸痛中心的建设情况,他指出:天津市2016年20项“民心工程”中,将进一步优化公共医疗服务的 实施,本市目前已成立5所“胸痛中心”,今年将继续申报,使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精神落到实处。天津市胸科医院“胸痛中心”是我市首家国家级“胸痛中 心”,是对管理式医疗理念的实践,促进了多学科优势整合,节省了医疗资源,对本市现代化医疗卫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市急救中心主任李尚伦指出:据统计2010年我国约有800万心肌梗死患者,随着逐年递增,预计至2030年急性心梗患者将达到 2300万人,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迫在眉睫。截至目前为止,天津市急救中心先后与天津市首家国家级“胸痛中心”等10家PCI医院签订合作 协议,在院前和院内合作救治模式、方法、程序等方面达成共识,实现院前、院中无缝对接机制,开通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提高救治成功率。

天津市胸科医院院长郭志刚讲话,他表示:2014年10月11日,天津市首家“胸痛中心”于天津市胸科医院挂牌成立,为高危胸痛患者开通 “绿色通道”、缩短救治时间打开了新的渠道。该中心以天津市胸科医院为依托,联合天津市急救中心及多家基层医院,已建成为多学科合作的对胸痛患者进行高效 快速筛查、诊治的专门机构,服务患者范围可辐射至天津全境及周边地区,主要诊疗范围涉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心肌心 包炎、肺动脉栓塞及张力性气胸等高危胸痛。同时,天津市120急救中心胸科医院急救站在院内挂牌成立。

高危胸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而“胸痛中心”通过院内“绿色通道”建设、急救中心联合救治、社区患者教育、基层医院患者转 诊等方式,实现了院前院内患者救治的无缝对接,有效的降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而且优化了患者的诊疗流程、降低了成本,在临床实践中减 少了胸痛患者确诊时间及等待治疗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截至2015年年底,天津市胸科医院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 术量同比2014年增长一倍;D-to-B时间(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心脏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时间)由此前的92分钟缩短到80分钟;STEMI(ST段抬 高型心肌梗死)死亡率由此前10%下降至5%,下降率达50%,该数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天津市胸科医院“胸痛中心”与天津市急救中心进行全面合 作,免费为120车提供远程心电监护设备,覆盖全市近1/3社区,并顺利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溶栓治疗方案,使我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策略与国际 接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胸科医院利用计算机及现代通信技术实现了远程心电监护,远距离采集、传输、监测心电图。这类监测可捕捉偶有或一过性出 现症状时的心电图,弥补了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不足,可进行远程会诊。2015年,天津市胸科医院举行了10期“心电培训班”,为全市500名社区医 生培训传授了心电知识,为早期急性胸痛患者的识别奠定了基础。伴随着本市2016年20项“民心工程”中优化公共医疗服务的实施,天津市胸科医院在完善自 己的同时,积极援助筹建了本市多家胸痛中心,为促进和规范我市胸痛中心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会后,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成功的有意义的会议,有利于天津市乃至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是“民心工程”的具体表现,并预祝“胸痛中心”做大做强,同时祝愿天津市胸科医院越办越好,再创辉煌。

关键词: 胸痛 急救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