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心血管科 > JACC子刊:上臂围加BMI可优化心衰危险分层

JACC子刊:上臂围加BMI可优化心衰危险分层

收藏
来源:医脉通 2016-02-18 13:09

近期,一项来自日本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肱二头肌部位臂围(即上臂围)能够增加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心衰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但是受试者腰围对风险预测并无帮助。[JACC Heart Fail 2016 Feb 2]

来自日本相模原市北里大学医院的Kentaro Kamiya表示,他们发现上臂围(MUAC)对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可与BMI形成互补。这表明,作为一种测量成本极低的指标,MUAC可以被用于心衰患者的危险分层,也意味着肌肉质量是重要的互补性心衰预后因子。研究结果于2016年2月10日发表于《JACC: Heart Failure》。

来自新奥尔良奥什纳诊所的Carl Lavie等人在伴随社论指出,所谓的肥胖悖论认为超重或肥胖心衰患者的短期与中期预后优于偏瘦患者,提示患者BMI较高是有利的。但是BMI包括了去脂体重与脂肪体重,两者均会影响BMI的风险预测能力。MUAC值较高提示日本心衰人群的存活率更好,这一事实表明肌肉质量与肌肉力量能够对心衰患者起到一定保护作用。Lavie表示,由于该研究来自亚洲,所以他不能肯定结论适用于欧美人群。研究带来的最重要信息是,心衰患者的肌肉越多(臂围较高),其预后可能会越好。医生可以建议心衰患者增加自身的肌肉质量和力量,即便是体弱的心衰患者,也可适当进行一定的抗阻训练。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衰患者预后,这就是联邦医疗保险及保险公司为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提供报销的原因。

分析纳入了570例急性心衰患者,其BMI≥18.5 kg/m2,平均BMI为23.2 kg/m2,平均腰围86 cm,平均MUAC为25.0 cm。70例患者在随访1.5年时死亡。

校正运动能力及西雅图心衰评分(SHFS)等混杂变量后,BMI、腰围及MUAC是有效的死亡风险(负相关)预测因子。


与BMI较高且腰围较大者相比,BMI较低且腰围较大者与BMI较低且腰围较小者的预后均不理想(P=0.006与P<0.001);与BMI及MUAC均较高者相比,BMI较低且MUAC较低者的预后明显较差(P<0.001),但BMI较低且MUAC较高者预后与前者相差不大。

MUAC加BMI能够明显增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中曲线下面积,提示MUAC加BMI(而不是BMI加腰围)是互补性的死亡风险预测因子。

Lavie观察到,抗阻训练可对心衰患者及健康老年人群起到很好的效果,增加他们的肌肉质量和力量,并帮助他们更轻松的进行有氧运动。



关键词: 肥胖 心衰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