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肾内科 > 预防慢性肾脏病,从点滴做起

预防慢性肾脏病,从点滴做起

收藏
作者:徐丽霞 刘双信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6-01-13 10:47

  鉴于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公众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经国际肾脏病学会(ISN)与国际肾脏基金会联盟(IFKF)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并重视慢性肾脏病早期检测和预防方面的宣教。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慢性肾脏 病和衰老(ChronicKidney Disease and Aging)”。慢性肾脏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随着年龄增长更多见。在世界肾脏日来临之际,我们呼吁每个人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处于肾脏病高危状态,鼓励每 个人采取行动预防其发生。

慢性肾脏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除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率居高不下之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缺血性肾脏病的发 病率也迅速增加。201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11%,保守估计,我国有1亿多慢性肾脏病患者。如果不能早期干 预,改善慢性肾脏病预后,患者会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依赖透析维持生命,由此造成的劳动力丧失及昂贵的医疗费用,是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 

肾脏每天需要滤过180L左右的液体,将其中的毒素及多余的水分排出,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多种激素。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肾单位破坏不足一半 时,肾脏仍可维持接近正常的排水、排毒及内分泌功能,此时,机体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很多肾脏病由于并无特殊症状,在早期往往被忽视,甚至一些原本确诊的慢 性肾脏病患者,因为没有自觉症状而不继续复查,进入尿毒症才追悔莫及。

因此,重视“沉默”的肾脏疾病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是改善慢性肾脏病预后的关键所在。

重视药物性肾损伤

首先,作为一个重要的排泄器官,很多需要经过肾脏排泄的物质都有可能造成肾脏损伤,例如一些中草药、重金属、抗生素等,都会引起慢性肾脏病。因此,需要改 变国人乱用药的习惯,有病后千方百计打听“偏方”、“特效药”,平时服用中药“败火”、“调理”,认为药物“有病治病,没病保健”的观点是错误且会造成严 重后果的。之前报道的马兜铃酸肾病就是滥用中药造成的。我国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很多家庭都会备有抗生素。一旦出现症状,患者往往不经过医生指 导,就自行服用抗生素治疗。尽管现在国家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但想在短期内改变这样的情况仍是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多种抗生素 都会引起过敏,出现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即使积极治疗,仍有部分患者会患慢性间质性肾炎,进而出现肾功能不全。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其次,肾脏每天滤过相当于机体20多倍的液体,因此对体内的水分变化非常敏感,保持足够的液体摄入,避免尿液过度浓缩,对保护肾脏也很重要。尤其是老年 人,肾脏调节能力下降,如果出现脱水情况,非常容易造成急性肾衰竭,不及时纠正,则会转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脏在滤过液体的同时,也过滤体内的毒素,因 此,一些浓度过高的溶质例如尿酸、葡萄糖、钙等,都可能会在滤过的同时造成肾损伤,引起痛风性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结石等。转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高嘌 呤、高糖饮食,适度补钙,经常监测,是预防这类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措施。

早期筛查是最好的预防方式

由于很多肾脏病并无特别的临床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多数年轻人由于没有常规体检的习惯,更容易漏诊。而对于多数人而言,尽可能定期进行体检,早期筛查、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筛查慢性肾脏病最经济实惠的手段就是尿常规检查和肾脏B超。前者能够反应整个泌尿系统是否存在微观异 常,后者则能够了解泌尿系统是否存在新生物或结构异常。这两项检查安全无创,对设备要求低,即使是在大医院,费用也不超过100元,却能够给肾脏专科医生 提供大部分的肾脏疾病信息。

而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注意定期在肾脏专科门诊复查。对于1型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及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从诊断开始每年评估尿白 蛋白排泄率;对于所有成人糖尿病不管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多少,至少每年测定血清肌酐,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进行慢性肾脏病分期。肾脏是调节血压 的重要器官,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可以造成顽固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进展过程中也可出现高血压。养成监测血压的好习惯,对于普 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有重要意义。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二期预防

一旦确诊了慢性肾脏病,除了针对病因治疗外,还应该注意:饮食推荐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总蛋白量摄入,尽量食用动物蛋白;避免乱用药;定期在肾脏专科门诊进行疾病随访及监测。

表 预防肾脏病的8条黄金法则

关键词: 慢性肾病 发病率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