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医生的呐喊:下一个猝死的会是谁?_医学进展-寻医问药-xywy.com

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资讯头条> 一位医生的呐喊:下一个猝死的会是谁?

一位医生的呐喊:下一个猝死的会是谁?

收藏
来源:医脉通 2015-12-10 15:19

看着自己的同行一个个远离我而去,去一个没有加班和考试的地方,那里日出日落,安逸舒适。一个个三四十岁的科室骨干,倒在工作岗位上,究竟是什么夺走了鲜 活的生命?让我们一起缅怀曾经一起奋战的同行们,他们究竟遭受着怎样的痛苦和煎熬。工作环境、生活压力又都是如何成为施加在医生头上枷锁呢?

翻开惨烈悲壮的医疗发展史,打开屡败屡战的医改试验田,到处都充斥着医务工作者必备的的奉献精神和对医生的高标准、严要求。仁义道德束缚了医疗群体,麻痹 着一大批医疗工作者,他们兢兢业业,唯恐别人挑剔自己的奉献情怀,而对自己的身体极限却可以忽略不计。仅仅依照道德来规范医疗服务,我们的医改终究无法成 功,因为这个社会还没有发展到人人都讲道德的高度。医改不让700万医务人员满意,700万医务人员又如何能让13亿人民满意呢?

压迫,包括制度上和体制上的。医生,这个世界上最不该谈论金钱的职业,在中国却必须为自己的收入苦苦挣扎。医生也有自己的苦衷,害怕患者欠费逃跑,担心药 品比例超标,警惕病人无端投诉……这个危险且充满挑战的职业,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的的是卖白菜的钱。一个编制就把很多人限制在这个无比丑恶的笼子里面,窒 息,缺氧,死亡……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如此的死亡,太过于简单和不负责任,但也无能为力。猝死事实却一再上演,还要忍受着那些依然活在鲁迅笔下的人的流言蜚语。不过,鲁迅 已经看透了人的劣根性,弃医从文,站在人性的高度无声的呐喊:中国人病的不是躯体,而是灵魂。选择如此的职业,已经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利益。赡养父母,抚养 子女,又有几个医生能做到尽职尽责呢?抛下妻子儿女,就无声无息的走了,有的孩子还未能叫一声爸爸……值班室,手术间,都成为医生倒下的地方,他们成为了 中国医疗制度的牺牲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领导者用虚无的远大的理想来蒙蔽我们的双眼时,我们是否考虑过自己的身体能否透支那些政客的狼子野心。一个好的领导,不能总想 着升官发财,而是要充分优化资源配置,做到人尽其用,合理使用,累死了就啥都没有了。现实却是另外一种风景,很多领导把是否有利于职位晋升作为自己处事的 标准, 把党的路线走得一塌糊涂。

到此为止,不多说了。广大同行们,不必太累了,生活有意义的事情还有很多,工作也只是养家糊口,对得起良心而已。 国家和社会给我们的待遇还没有到必须拼命的那个程度,病人对我们的尊重程度也还没有到必须累死的节奏。累了,就歇歇吧,我亲爱的同事们!

这次文风激进,但是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普普通通才长久。

关键词: 医生 猝死 呐喊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