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资讯头条 > 张福德:做人讲人品 行医重医德

张福德:做人讲人品 行医重医德

收藏
来源:光明日报 2015-11-18 09:27

他骑着摩托车从和林县鸡鸣驿村给一位高血压患者输液回来,一张黝黑的脸庞绽放着灿烂的笑容。67岁的张福德,身体依然那么健壮。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县大红城乡榆树梁行政村没有专业或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自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以来,白其夭村的张福德便跨村代理榆树梁和鸡鸣驿两个村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张福德19岁开始学医,说起为什么扎根深山默默无闻地从事村医40多年,张福德回忆起儿时的往事。他说,小时候母亲身体不好,山里的医疗条件非常差,村里很多人生病了不愿去医院就硬扛着,看着母亲常常忍着病痛为自己洗衣做饭,他的心里就想,要是自己是一名医生就好了!

从此以后,张福德便钻研攻读医学经典,虽然没有上过一天正规院校,但在行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多年来,他勤勤恳恳为村民行医治病,为他们讲解卫生知识及预防疾病的措施,并送医送药上门。

40多年如一日,他穿梭于山间小路,只要村民需要,他必随叫随到。他从未向病人收过一分出诊费,药费收不回来有时还要自己往里搭钱,免收困难户注射费、换药费也是常有的事。家人开始对他不理解,张福德却从未想过放弃:“既然干了这行,咱就得坚持到底,自己困难点无所谓。”

张福德告诉记者,现在这两个村居住的人口,70%是60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人都患有慢性病,离不开医务人员的护理。

鸡鸣驿村交通不便,坡大路陡,遇到雨雪天气,行走非常艰难,但只要有患者打电话,张福德便立即起身,从不耽误。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就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和县医院或者市里的大医院。“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这是张福德常说的一句话。


尽管病人多、责任重、收入少,但张福德还在坚守。他说:“虽然村医待遇低,收入少,但是在这行干久了,我离不开病人,病人更离不开我。”

关键词: 医德 村医 张福德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