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肌肝900多血压高

会员89237341 70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慢性肾衰竭肌肝900多血压高
医生回答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扬扬 医师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急性胃肠炎,胃溃疡,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
已帮助用户: 48511
指导意见:这种情况肯定要采取透析的措施来保住性命的,血压也得控制稳定,不可能说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干预的,像患者现在这样的年龄,如果没有合并心脏问题的话,还可以考虑血液透析治疗,如果心脏也出了问题的话,最好采取腹膜透析的治疗方式。至于降压药物的选择需要在医院里进行调整,因为降压药物种类很多,不好说到底哪一种适用。
有用0
关注
刘功伟 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肺炎,II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30359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病情描述,有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而引起尿肌酐异常升高。
意见建议:建议去医院肾内科就诊,完善肾脏彩超,肝肾功能,三大常规等明确病情。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可用依那普利及呋塞米降压,并行血液透析控制病情。
有用0
关注
谢文礼 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慢性心...
已帮助用户: 1386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的叙述,这种情况比较严重,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可能是肾脏病变引起,同时高血压又可以加重肾脏损伤。
意见建议:建议肾内科就诊,看是否可以进行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治疗,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肾脏移植。
有用0
吴斌 主任医师 内科
擅长:擅长诊治各种疑难肾病、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
问题分析:这种情况是尿毒症,目前的肌酐很高,应该进一步控制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到医院做透析治疗,可以选择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同时应该控制电解质,血压等正常,改善贫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意优质低蛋白饮食,不要吃豆制品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慢性肾衰竭是不可治好的。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是通过对因治疗,和合理纠正诱因来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慢性肾衰竭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进展恶化达终末期的表现,肾功能接近正常人10%左右时,出现一系列综合征。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首先我要否认一点,慢性肾衰竭不等于说是尿毒症,尿毒症是尿毒症,慢性肾衰竭是肾衰竭,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但是这两个病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因为所有的肾病,如果不好好治疗,拖得时间长,拖成严重的,后面都会转成为尿毒症。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慢性肾衰竭的原因也是比较多的,主要还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病引起的。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性的肾损伤以及糖尿病性的肾损伤,还有遗传性的疾病,比如多囊肾也会引起慢性肾衰竭等。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慢性肾衰竭早期治不好的,慢性肾衰竭只要一起步就无法治好,肾功能会逐渐恶化最后发展成为尿毒症,只是恶化速度的问题。但是控制基础疾病并且避免肾功能加重的因素以延缓肾功能的衰竭,可以尽量晚的进入尿毒症期则生存质量就会提高很多。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临床不能治愈,根据其病情进展,需要应用药物控制血压,利尿消肿,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贫血,预防肾性骨病等对症支持治疗,进入尿毒症期,应尽早选择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慢性肾衰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是通过对因治疗,和合理纠正诱因来延缓肾脏病的进展,一般慢性肾衰竭是不可治好的。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