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虚,腹泻已经两个月了,一直在吃药,还没见好,...

会员80040043 9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孩子脾虚,腹泻已经两个月了,一直在吃药,还没见好,怎么办?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刚开始去中医院开的要有:参苓白术颗粒和洛酸梭菌活菌片,效果不太明显。后又开了益生菌粉,儿保膏和补中益气片。情况比以前有所好转,但还没彻底。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是否没有对症下药?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杨阳 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胃肠疾病
已帮助用户: 49946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来讲,考虑是脾虚型腹泻的问题的。
意见建议:建议最好是找中医当面看一下,然后服用小中药调理一段时间,长期这样对孩子不好的。
有用0
汪菲 主治医师 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腹泻,小儿发热,小儿支气管,小儿支原体肺炎,小...
已帮助用户: 25318
你好,建议吃点玉萍风颗粒,多喝开水
有用0
相关问答

给孩子口服健脾止泻的药物,一定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饮食上少吃多餐,以免消化不良,导致腹泻加重,注意补充水分,防止缺水,饮食上以容易消化的软食为主,不要受凉,以免引起不适。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脾胃虚弱是一种消化道的病症。脾虚泄泻证者,便溏、腹泻、腹泻、消瘦、食量下降等。
此外,小儿脾虚性腹泻的症状还有食欲不振、吃了油腻的东西后大便次数多、小便少或发红、脸色蜡黄、胸胀、乏力、舌质薄、舌质薄、脉薄。儿童脾胃虚弱,证候为长期腹泻,或有时泄、食欲减退、精神倦怠、面色蜡黄、睡时露睛等。五更泻是由于脾肾阳虚引起的,以泻为主,多见于凌晨以前腹部疼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此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身体脾虚肝脾不和,导致长期腹泻,如果不是太严重,就不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则需要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可以吃补肾健脾和助消化的药物,来起到缓解作用。

王燕 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脾脏腹泻常表现为食减纳差、脘腹胀满、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泄泻、脾虚便秘、水肿等。中医病证名,由脾气虚,或病后过服寒凉,或饮食失节,或劳倦伤脾所致之泄泻。《症因脉治•脾虚泄泻》“脾虚泄泻之证,身弱怯冷、面色萎黄、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时泻时薄。”其脉多虚濡或沉缓,治以温运健脾,脾虚泄泻由水湿阻于胃肠,脾虚失运,不能制水,湿注肠道所致。本病证属虚邪舍于肠胃,水潴为湿,谷滞为积,水谷精华之气不能输化,清阳之气不升反下陷,分利无权而水湿并入大肠,遂致泄泻。建议平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好心情,不要焦躁不安,学会平和对待事物。选择适当运动,调理脾胃是非常好的方法,最好是选择有氧运动,使身体慢慢舒展。

李辉 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及中医药治疗肛肠科常见病、疑难病,强调治疗疾病与保护功能并重,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胃寒脾虚腹泻的症状包括腹部和肠胃表现。
胃寒主要是腹部症状,常会感觉到腹部冰凉,容易腹泻,脾虚时情况更加严重,若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也可导致泄泻。肠胃不通,老是感觉到便秘或者是大便溏薄,时不时还感觉到肚子疼痛。
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在饮食上注意卫生,忌吃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李辉 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及中医药治疗肛肠科常见病、疑难病,强调治疗疾病与保护功能并重,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描述情况和症状。主要考虑腹部受凉,或者吃生冷性食物引起的,痉挛性腹泻。建议避免空调直吹。注意腹部保暖。艾灸腹部,口服补液盐补充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矿物质。经上述调理还有症状可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口服附子理中丸调理。如有帮助,请评价。

曾海 主任医师 内科 北碚区中医院 已帮助用户:21100
擅长: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心病,变异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栓塞,肺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