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管瘤

会员320268 六个月 已回复
婴幼儿血管瘤
补充提问:
刚生下来的时候,在宝宝小腹部发现一块小红斑,慢慢就突出皮肤表面,而且越长越大。查资料好像是草莓型血管瘤,有人说要早治疗,有人又说要观察,不知如何是好?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业生 医师 铁力市桃山镇振兴社区卫生服务站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胃炎
已帮助用户: 304151
这个可以考虑用激光进行手术治疗。越小治疗的效果是越好的。
有用0
关注
任立存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 儿科 一级丙等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 626588
你好,治疗原则:
1. 鲜红斑痣。外用掩盖性化妆品,放射性同位素P^32或Sr^90、氩离子镭射或铜蒸气镭射;
2. 单纯血管瘤。等待自然消退,长期不消退(5--7岁),或向重要器官侵袭,或反复出血或形成溃疡时,可采用浅层X线、镭射、冷冻治疗、磁疗或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混悬液;
3. 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瘤内注射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或用Nd-YAG镭射治疗;
4. 婴儿血管瘤生长迅速,或累及重要器官,或伴有血小板或出血倾向,可服强的松。
有用0
相关问答

婴幼儿的血管瘤是不能自己消失的,但是可以进行激光治疗,彻底的清除掉,让皮肤变得更加的光滑和白净。
宝宝生长血管瘤的时候要注意清洗,不要让皮肤受到挤压和摩擦。家长要注意观察肿瘤的增长和皮肤的改变,然后进行激光治疗。如果宝宝的皮肤发生了变化,那么一定要及时的进行相应的皮肤保养,然后再进行雷射疗法,以免皮肤继续受到损伤。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通常来说,大多数血管瘤会在孩子长到两到三岁就会慢慢减小,直到孩子十岁就会慢慢消失。所以面对婴儿血管瘤可以不治疗等待自行消退。但如果血管瘤长在眼睛旁,鼻子旁还有口腔里,需要及时治疗。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部,男女比例为3:1左右,发病率在3%-5%。在患儿出生或者出生两周内,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斑点在一个月内迅速增大,并在半年内逐渐增大至突出皮肤表面,最终形成草莓样肿瘤。患儿局部血管瘤通过增生、稳定和消退,局部会遗留瘢痕、色素、血管扩张等后遗症,治疗不及时,会影响到面部外观,出生后一个月积极接受治疗,早治疗效果好。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部,男女比例为3:1左右,发病率在3%-5%。在患儿出生或者出生两周内,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斑点在一个月内迅速增大,并在半年内逐渐增大至突出皮肤表面,最终形成草莓样肿瘤。患儿局部血管瘤通过增生、稳定和消退,局部会遗留瘢痕、色素、血管扩张等后遗症,治疗不及时,会影响到面部外观,出生后一个月积极接受治疗,早治疗效果好。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心得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服药后可能出现腹泻、低血压、心动过缓、低血糖、气管痉挛等并发症。腹泻严重者,需停药,待适应后再服。如诱发气管或支气管痉挛、哮喘,需立即停药,且不能继续用药。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婴幼儿血管瘤在出生后一个月积极接受治疗,早治疗效果好。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部,男女比例为3:1左右,发病率在3%-5%。在患儿出生或者出生两周内,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斑点在一个月内迅速增大,并在半年内逐渐增大至突出皮肤表面,最终形成草莓样肿瘤。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