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5岁。体检出糖化白蛋白指标16.39报告结论是糖尿病....

会员71914808 55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女,55岁。体检出糖化白蛋白指标16.39报告结论是糖尿病是这样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是否是糖尿病,注意点什么.谢谢!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陶西凯 主治医师 汉中市中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擅长: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
已帮助用户: 2585
一般来说是的。再查血糖进行确诊,两次监测空腹血糖≥7,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或者随机血糖≥11.1,就可以诊断糖尿病了。建议你至糖尿病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胰岛素分泌情况、胰岛素相关抗体,制定适合你的降糖方案。如果是1型糖尿病,可能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如果是2型糖尿病,可以先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让胰岛细胞“休息”一段时间,三个月后根据血糖情况,改用饮食控制 合理运动,或 口服药,或 胰岛素,控制血糖。
有用0
关注
李茂盛 医师 北京奥北中医院 中医科
擅长:心脑血管、脾胃、脉管炎
已帮助用户: 1442
问题分析:你好!指标轻度偏高,血清糖化白蛋白的检测可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2周~3周血糖情况 说明你最近2-3周的血糖都有超标;
意见建议:建议你最近检测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多运动,如果饮食控制不理想,要通过药物降糖。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化白蛋白的高,通常情况下并不是诊断为糖尿病。
在糖尿病中,一些人糖化血红蛋白一般会变高,但是糖化血红蛋白不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当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增高时。也应该评估血糖水平。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和患者血糖的总体情况。自从看到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患者是否存在其余内分泌代谢疾病,也值得关注。包括患者糖化血浆蛋白。包括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必要时进行患者胰岛功能的检查。这些都有助于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对患者糖尿病进行最终诊断并明确其确诊,有一定的帮助。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的一般指标如下:
1.诊断指标:糖尿病患者的诊断通常依赖空腹血糖和饭后2小时血糖。患者空腹血糖gt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为gt11、1摩尔/L时,会伴有典型的糖尿病临床表现,即多尿、酗酒、多食、减肥。这些临床症状通常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2.功效评价指标:有指标可以了解糖尿病确诊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据此做出判断。一般有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目前国家指南规定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餐后血糖在10moll/L以下,血糖标准只是一个大框架,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还可以用糖化血红蛋白判断患者最近三个月的血糖控制状态。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糖尿病的晚期表现主要有失水,营养不良,继发感染及心血管,神经,肾脏,眼部等病发从而出现各种体征。建议迅速补充平衡人体营养素,提升免疫力,辅助降血压,调节血脂等健康功能。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糖尿病不可怕。阶段慢性病较多,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作为一种富贵病为长期终身性疾病,正确对待注意生活方式干预,适当用药加强监测,将相关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就能和其他慢性病一样与疾病共存,同样健康长寿。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临床主要采取饮食干预和药物控制的方式综合进行调理,平稳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在饮食方面,患者需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调节血糖水平。需限制摄入高糖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增加蔬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的摄入,并遵循合理规范的饮食时间和饮食量,做到少吃多餐、清淡饮食。在药物方面,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药物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例如二甲双胍等西药,也可采用津力达颗粒这类创新型中药来改善,能平稳调糖,调节升血糖激素与胰岛素的平衡,改善胰岛素抵抗,控糖的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其他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减肥减重、甲状腺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肿的良恶性诊断,同时也擅长甲亢伴妊娠、甲减等甲状腺疾病,以及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诊疗。

目前没有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但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1.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2.自我血糖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饮食治疗,每天控制总热量摄入,尽量避免西瓜等高糖食品摄入。
4.控制体重和增加体力活动可以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5.通过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控制血糖,定期复查。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