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一直吃着帮助消化的药,儿宝

会员70713775 9岁 已回复
脾虚一直吃着帮助消化的药,儿宝膏,等,舌苔太厚,面色不好,消化不好,停药就更吃不好,大便粘舌苔中间今天还有2小红点了,是吃药过敏吗?严重不,今天吃了4粒补中益气丸,和儿宝膏,还有胃肠安丸4粒。
医生回答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路秋 副主任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 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病毒性脑炎...
已帮助用户: 1442
指导意见:你好,孩子舌头上的小红点不是药物过敏,过敏时皮疹多在颜面部,躯干,四肢为主。
有用0
关注
钱炳生 副主任医师 抚州市临川区东馆镇卫生院 药品保健品 一级甲等
擅长:全科专业,擅长疾病治疗及用药指导有相关经验
已帮助用户: 29678
指导意见:你好!宝宝情况已熟,这种情况建议宝宝少吃多餐,吃容易消化食物,多饮水,建议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二次,每次10分钟,早晚各一次,口服小儿健脾醒儿颗粒及肠道益生菌,适当口服儿宝康,不要乱用药物,祝早日康复!
有用0
关注
刘华明 主治医师 吉林省乾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皮肤科 一级甲等
擅长:从事皮肤性病多年,掌握各种皮肤病性病的诊断治疗。比...
已帮助用户: 44345
指导意见:这种情况不是药物过敏。你可以继续服用的。可以给孩子服用启脾丸。平时都吃一些山楂。
有用0
关注
周晓军 医师 高密市第二人民医院 五官科 一级
擅长: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黄斑样变...
已帮助用户: 944
指导意见:你好,孩子可能有脾虚的症状,以及尽量别乱给她用药,可以给他用醒脾养儿颗粒,归脾丸,
有用0
相关问答

本身有脾虚的病情,有可能会引起腹部胀满,大便次数增多,消化不良,身体乏力,脸色无华等情况。平时少吃油腻食物,不要过饥过饱,减轻脾胃负担。脾虚,水液代谢不通畅,会出现浮肿,这个可以用健脾的药物进行治疗。

王燕 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脾虚患者可以选择艾灸关元穴,即患者肚脐下方三寸的位置。进行艾灸的时候,患者保持仰卧的姿势,将新鲜的姜片切成薄片,中间用针扎刺数孔,然后把姜片放在应灸的穴位,再将艾绒制成的艾条放在姜片上,点燃进行施灸。

王燕 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儿童脾虚需要尽早调理,可以和一些滋补的汤,牛肉汤对于脾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加入少量的黄芪,可以达到补气健脾的功效。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还可以健脾开胃。可以增强体质。可以按摩穴位进行调理,缓解儿童脾虚的症状。也可以按摩鱼际。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清热泻火类药物不宜服用,以免苦寒伤胃。要吃一些清淡有营养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好好调理,牛奶不易消化要少吃。注意饮食要规律起来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平时还要少吃零食。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丝瓜有多种药用价值。例如,丝瓜富含维生素,可以起到美容的作用。还具有抗过敏、抗病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虽然对脾虚无明显疗效,但作用更大。如果有脾虚症状,可以服用一些相关的药物等调理药物,具有治疗效果。

王燕 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易出现乏力没有精神,身体困重,胃酸胃胀,腹泻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根据这个症状,平时要注意休息保暖饮食清淡温热易消化,禁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多揉按脾俞穴,胃俞穴,气海穴。

王燕 主任医师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