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做事也正常,不做事上很多次

会员70530021 40岁 已回复
白天做事也正常,不做事上很多次厕所,老有尿不净的感觉,才上过又上几滴,晚上一上床就要上厕所,一直要折腾到入睡,还有胳膊容易发酸,以前也看过好几次中医,吃过补药,但是没效果,请问这是什么病,吃什么药有效啊?
医生回答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戈慧颖 主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妊娠期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64079
指导意见:结合你这种情况考虑,如果要是,经常容易上厕所,而且这种尿频尿急,尿不净的感觉,要考虑有没有可能是尿常规检查泌尿系感染,建议考虑到医院就诊
有用0
关注
李风波 天津医院 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外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 2902
问题分析:尿不净,首先要考虑是否是膀胱神经官能症,与个人心理因素有关。
意见建议:建议首先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膀胱的器质性病变,如无器质性病变,可尝试中医艾灸疗法。
有用0
关注
徐稳 医师 卢氏县人民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子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卵巢上皮性癌
已帮助用户: 651
指导意见:你好!你的情况考虑神经源性膀胱,又叫做神经性尿频。建议口服谷维素片、654-2片、吲哚美辛片、呋喃妥因片、乌洛托品片治疗。
有用0
关注
张丽 北京长庚医院 中医科
擅长:按摩,刮痧,火罐
已帮助用户: 4263
指导意见:你好,这样的症状可能是泌尿系感染引起的,或是肾脏的不适引起的,建议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多喝水,必要时去医院做个双肾彩超,并严格遵医嘱用药治疗,饮食清淡食物,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劳累。
有用0
相关问答

新生儿拉大便一天的次数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新生儿一天拉大便在1-4次,属于正常范围。如果拉大便的次数是1次,并且大便性状比较黄软,没有痛苦、腹痛等表现,精神状态也比较好,生长发育也正常,属于正常现象,不属于便秘或者腹泻的问题。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放屁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因为消化系统没发育好,就会出现放屁多的现象,慢慢大点后,就不会这么经常的放屁。现为腹泻或腹胀,肠蠕动增快排气过多。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一般情况下,晚上不做梦,是一种正常现象,说明睡眠良好。
如果是因为白天的精神紧张、压力、工作过于疲劳等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睡觉之前过于激动,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焦虑症和抑郁症,焦虑症的病人会有焦急,焦躁,恐惧,失眠,失眠,会有做梦的症状,主要是做恶梦。同时可以出现睡眠时早醒,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时做梦较多。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宝宝在夜里会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饿了,因为是因为晚上没有吃饱,所以很容易被饿醒。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在睡觉之前喂宝宝一次,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半夜醒来多次,避免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腹痛等情况。
宝宝夜间醒来经常会哭,经常会有肠胀气和肠痉挛。如果在夏季,天气过热,宝宝也很容易被吵醒。此外,一些寄生虫病还会引起孩子夜间起床的次数,比如饶虫,因为饶虫喜欢在深夜从肛门里钻出来,所以宝宝在夜里特别是半夜的时候,会感觉到肛门瘙痒,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醒过来。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如果宝宝精神体温正常,没有其他表现的话,多考虑属于生理性腹泻的表现,他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有关系,一般考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多会慢慢正常的。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宝宝的胎动每个小时三到五次左右,连续的胎动才算一次,如果一个小时动了九次还是稍微多了一点,此时要看孕妇是不是自己休息的不好,同时还要排除是不是有缺氧建议先好好休息,必要的时候要去医院做b超和胎心监护的检查。通过观察胎动次数,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宝宝在宫腔内的城情况的。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