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每天吃精神疾病类的药物,但心理上我还

会员63078468 20岁 已回复
我在每天吃精神疾病类的药物,但心理上我还觉得我是否是一个精神病人呢?我很在意,想求证。 发病时间:2009年。主要症状:思维紊乱,情绪不稳定,反抗心理,埋怨,自闭,不合群。本地精神院。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玉洁 私人心理咨询师 心理诊所
擅长:心理障碍,情感障碍,考后综合症,儿童孤独症,无助感...
已帮助用户: 282
心理分析:你好!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你现在在吃精神病类药,但是很在意自己因为吃这个药就成了精神病人。那么我想知道曾经医院给你的诊断是什么呢?如果诊断为精神方面的疾病,那么吃精神病类的药为什么让你觉得很在意呢?但是根据你描述的症状表现,更多地是一种心理障碍的表现,这种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心理疏导为主,药物为辅的方式进行治疗。
心理指导:去正规医院复诊一下,如果排除精神疾病,就采用心理咨询为主,药物为辅的方式进行治疗,解决心理障碍。
有用0
关注
刘紫羽 私人心理咨询所 心理诊所
擅长:绝经与抑郁症,儿童离别焦虑,心境不良
已帮助用户: 59
心理分析:您好!不知道您所说的药物是什么药物?吃了多久了?
心理指导: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能够不生病的,也没有人是完全不存在心理问题的.你现在要做的是放平心态,放松心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又有意义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不要过于在意自己的情绪,更不要给自己贴上一些不必要的“标签”.希望我的回复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有用0
马?宇 个体心理咨询室 心理诊所
擅长: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焦虑症与抑郁症
已帮助用户: 15217
心理分析:你好,您所描述的您所存在的症状如果病程较长,影响到您的日常生活,即可以诊断为精神疾患。
心理指导:关于治疗和预防要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2、口服药物要按照处方执行 3、家人要起到监护作用,平时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4、清淡饮食、在家人陪伴下适当运动。
有用0
相关问答

儿童焦虑一般属于精神疾病。
大部分焦虑症状都是由于对将来会有什么事情感到忧虑而过分焦虑。有些儿童,虽然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却很难控制。焦虑症儿童对语言、环境、声音等各种外部刺激较为敏感,随后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一系列的异常现象。
最好是家属带儿童到医院的心理科,采取适合的心理治疗方式控制病情。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甲减是一种内分泌的病症,并不属于精神疾病。
甲减主要是因为人体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足,会导致身体各器官的各种症状。所以,甲减是一种内分泌激素引起的疾病。这并不是一种心理障碍。
但是也有可能会出现甲减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是,即便如此,这种情况并不像一般的心理问题,因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和心理的作用并不大。

孙香兰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精神病会引起失眠,大部分精神病患者会失眠。
失眠的发生方式因精神疾病而异。据调查,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失眠大多发生在早上。通常凌晨3、4点很容易醒来,很难醒来,也很难进去,表现出情绪不安和紧张感。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一般表现为睡眠困难,睡前过度紧张,夜间行为紊乱的躁郁症患者睡眠减少,每天只睡1~2个小时就能保持精力旺盛。因此,长期失眠必须引起重视,尽可能预防精神病。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精神疾病症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抑郁症病人存在长达两周及以上的抑郁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人的核心症状是与外界环境不协调的心境低落与兴趣缺乏,而且还存在焦虑、激越等症状,部分病人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惊恐障碍则以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为主要临床表现。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问题分析:你存在幻觉和记忆力下降的现象 考虑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可能性大 同时需要排除精神分裂症的存在
指导建议:建议于精神科就诊,完善相关躯体检查和精神检查后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肖攀攀 主任医师 精神科 广州市惠爱医院 已帮助用户:18895
擅长: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抑郁症

脑梗引起的精神疾病一般可以进行心理调节、药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心理调节:此时可以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如果有一些精神压力不大的病人,可以选择保守治疗,避免病人过于焦虑,从而导致疾病的康复。
2.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少量的镇静药可以起到缓解身体不适的作用,常用的是米氮平,需要定期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