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儿子一岁半,腹泻四天了

会员59472844 1岁 已回复
你好,我儿子一岁半,腹泻四天了,清水,少量蛋花,吃的思密达和小儿腹泻散,不见起色,还给喝的补液盐水。医生说没有脱水,所以不用挂吊瓶,可一直这样拉,怎么办呢?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永旭 医师 青岛市中心医院 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儿童疾病,成人内科病,肾虚(阳痿、早泄),妇科(月...
已帮助用户: 7742
病例分析:化验一下看看大便看看具体的情况,看看有没有轮状病毒感染,根据化验大便情况再决定加消炎药,
意见建议:先补充糖盐水,加点思密达、杜拉宝
有用0
关注
王正芬 主治医师 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缺铁性贫血,智力发育障碍,急性感染性喉炎
已帮助用户: 15683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病史描述考虑孩子是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这个病毒性肠炎本身病程需要一周左右的,
意见建议: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补液的,这个还是多喝开水继续服药防止脱水就行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一岁半宝宝腹泻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护理来改善,具体内容如下:
一周岁半的孩子拉肚子,主要是因为肠道炎症,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首先要检查一下孩子的粪便,如果孩子的粪便没有问题,也没有什么精神问题。如果孩子出现了不规律的情况,可以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下粪便常规,看看孩子是否因为病毒或者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孩子腹泻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粪便的状态,如有便水,拉水等,皮肤干燥,也有脱水的迹象。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岁半宝宝腹泻可能是由于非感染因素或细菌感染所致,可以通过应用药物、日常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
一、非感染性腹泻:如宝宝积食、消化不良也会导致腹泻,可使用健脾消食的药物进行调理,促进肠道内食物消化,缓解宝宝腹泻症状。还有一种情况,宝宝因吃了寒凉食物或是腹部受凉引起的腹泻,这时可以使用丁桂儿脐贴贴于腹部,丁桂儿脐贴内含中草药成分,具有散寒止泻、健脾温中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快速恢复腹泻等不适症状。在治疗期间,家长应注意适当调整宝宝饮食,给宝宝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做好宝宝的腹部保暖工作,有利于缓解症状。
二、感染性腹泻:宝宝出现腹泻以后,家长应该立刻带宝宝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关的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家长可以根据医嘱应用药物,如头孢克肟、头孢地尼等帮助宝宝治疗腹泻的症状。

应林燕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科 小儿呼吸道 消化道多发病

考虑幼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应该在儿科就诊,要检查血常规、便常规等。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治疗主要是以补液、防止电解质紊乱等为主,如果有感染,还要抗感染治疗。呕吐不重者,可口服补液盐。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如果腹泻与感染没有什么关系,而是考虑和食物的因素有关,是需要在食物方面做出调整的。饮食上,需要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且遵从少食多餐的原则,让消化道得到充分的休息。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腹泻喝米汤是可以的,喝米汤是一个经济又简单的方法,对于缓解腹泻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宝宝腹泻喝米汤也要看宝宝的月龄,刚出生不久的宝宝腹泻喝米汤是不应该的,这个时候的宝宝各方面器官都还非常脆弱,是要特别注意的。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当宝宝腹泻时,肠胃功能会发生紊乱,消化和吸收的能力会减弱,因此在饮食上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宝宝在腹泻时,家长可以给宝宝吃一些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软烂的面条、小米粥、米糊、蔬菜粥、水果泥,也可以制作一些焦米汤、胡萝卜汤等食疗方,可以起到一定的吸附止泻的效果。若食疗方法效果不佳,则建议通过药物来进行改善,如丁桂儿脐贴、消旋卡多曲等,其中丁桂儿脐贴是由三味中草药萃取而成,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作用,不用口服,直接贴在宝宝脐部,可以经脐部皮肤直接作用于患处。药物不经口服,不会加重肝肾负担,且使用方便,作用直接,宝宝的接受度高,家长给宝宝用药也更加安心便捷。

王翠玲 主任医师 儿科 北京友谊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如小儿发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喘息、气管炎、肺炎等,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小儿肠炎等),过敏性疾病(湿疹、鼻炎、哮喘、过敏性肠炎等),以及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喂养指导、消化不良、新生儿黄疸、尿布疹等),儿童保健(婴幼儿喂养指导、生长发育评估、性早熟、常见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