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0岁,失眠多梦,心跳过速医生诊断...

会员4593172 40 已回复
我今年40岁,失眠多梦,心跳过速医生诊断神经症,服用半年左洛复和劳拉西泮好了除了睡眠需依赖四分之一的劳拉其余不适症状已好。劳拉逐渐停药后头昏浑身难受,服药后立即好转,我想一定是药物的戒断反应我该怎么办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宁宁 药师 山东省平阴县政府门诊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胃肠疾病、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 37401
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遇有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贮储,睡多了无用.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进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食物,有助于睡眠
有用0
许济川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癫痫精神失眠科 精神科
擅长:失眠 抑郁症 癫痫病 精神病
已帮助用户: 14465
您好,你说的这就是典型的药物依赖,对于这种西药你已经产生依赖性了,如果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建议你停掉西药后用中医中药调理一段之后你的情况应该就可以好转了。中药是不会产生依赖性的。
有用0
关注
宋西振 医师 山东省圣水峪医院 中医科
擅长:中医科各类疾病
已帮助用户: 478810
睡眠不好当然精神就不好。 建议你注意减轻大脑兴奋状态,睡前做体操适当放松,避免服用兴奋饮料(如咖啡,浓茶等),不吸烟,刷牙,洗牙,保持口腔清洁,并注意改善睡眠环境等有利于减轻大脑兴奋状态 精神放轻松点.口服七叶神安片 脑灵素 等试试.白天一定不要睡觉,把睡眠留在晚上睡.白天加强锻炼,在身体比较疲乏的情况下一般会比较好睡一点.首先改善睡眠再说啊。
有用0
相关问答

正常人群心率为60-100次/分,若<60次/分,为心动过缓;若>100次/分,则称为心动过速。可由运动、情绪激动,饮茶、咖啡等生理性因素引起,亦可由发热、贫血、心脏病变等病理性因素引起。若病人自查发现脉搏增加,较以往快20%,则需首先排除生理性诱发因素,随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儿童窦性心跳过速有生理性的原因,比如运动、哭闹、情绪紧张或激动等致交感神经兴奋而使心率增快。也有病理性的原因,比如各种感染、发热、贫血、缺氧、脱水、休克,各种心脏病及年长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可使心率增快。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冠心病患者心跳过速可以通过手术、使用药物等方式进行处理,具体内容如下:
冠心病的心动过速主要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第一种是冠心病的心肌缺血,在心绞痛的时候会有心绞痛的表现,窦性心动过速与胸痛等症状有关,这时候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药来降低心跳速度,降低心脏的氧消耗;冠状动脉狭窄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扩张的药物,适当的放入支架。此外,冠心病的病人还会出现心律不齐,会导致心动过速,特别是伴有房频,阵发性房颤,心房扑动等。这些病人应采用稳态心率,如β-阻断剂的倍他洛克,钙离子阻断剂的地尔硫卓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率过速主要是看有没有发烧,有没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有贫血、心力衰竭、嗜铬细胞瘤等,有没有精神紧张等,再结合发病的时间,有没有诱因,有没有伴发的症状,可以考虑是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等,建议在心率过速的同时进行一次静息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确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案。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窦性心跳过速是比较危险的。
窦性心动过速是指窦性心率在100~150次/分之间,出现心慌,乏力等症状,但并不会对心肌供血造成严重的威胁。长期出现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肥大,心肌劳损等。因此出现心动过速时,首先要明确病因,感冒发烧、喝酒、情绪激动是导致心动过速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导致的心动过速,一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长期出现心动过速,要考虑是否存在甲亢。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跳过速胸闷可以通过日常护理、使用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
病人调整心态,放松精神,消除顾虑。多做户外活动,但要避免剧烈活动,胸闷病人一般都是体质欠佳造成的,因此要加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自主神经的调控功能。食疗并不能彻底根治疾病,因此患者可以选择药物,这是针对特定的人群,特别是心悸、胸闷、易汗、喜长出气的病人可以服用安定等药物。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