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粒细胞减少症

会员52379398 6个月 已回复
岁两月我女儿6岁腹痛,早晨比较重。反复腹痛有半个多月,无发烧、无咳嗽、无呕吐、呼吸平,咽充血,两侧扁桃体1度肿大,口腔粘膜光滑。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B超: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者约16*7mm),右下腹未见肿胀阑尾;血常规:WBC2.5*109/L,N32.2%,L59.1%,Hb120g/L,Plt163*109/L,CRP4.99mg/L.入院确诊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粒细胞减少症,化验检查如下:尿常规正常;生化B套提示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无异常:IgG17.4g/L,IgA1.03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代超 医师 肥城矿业集团大封社区医院 外科 一级甲等
擅长:外科、骨折
已帮助用户: 124438
问题分析:你好,考虑为孩子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变发生,多因腹部受凉,饮食不当,感冒等因素,致使了孩子机体的免疫力下降,细菌及病毒侵袭了肠系膜淋巴结,致使淋巴结充血水肿炎症发生,从而引发了腹痛不适的症状发生。
意见建议:建议饮食上清淡为主,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多喝些小米粥,并输液炎琥宁,甲氰米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维生素C及补液等药物对症治疗,避免腹部受凉注意保暖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孩子得了急性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多给孩子做腹部热敷,注意腹部保暖,要给孩子多吃一些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规律,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有点腹泻,而且有发烧的症状,应该积极的应用消炎药物和助消化的药物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通常情况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高发人群是7岁以下儿童、病毒感染的儿童、未及时接种疫苗者等。具体分析如下: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其高发人群是7岁以下儿童、病毒感染的儿童、未及时接种疫苗者等。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孩子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患有该病多见于前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孩子患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或肠系膜淋巴结炎,如果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可以暂不治疗观察,日常注意避免受凉,禁忌生冷,辛辣食物调理,大多数都可以自愈,是不会引起阑尾炎的,不必过于担心。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如果是出现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建议最近这段时间一定要使用,看情况进行治疗,还有就是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如果家长出现了大便干燥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多喝水,饮食方面清淡,易消化不要吃太过油腻的食物,可以吃一些粥,稀饭的之类的,这样,对肠黏膜也是有很好的保护。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粒细胞减少症是指血液中性白(粒)细胞数降低,使病人对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增高的病症。粒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降低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可以口服药物,如果持续不升,需要进行骨髓穿刺。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一般情况下,临床可导致儿童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低的原因较多,建议父母先行带儿童就医检查,明确具体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如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可导致儿童血常规检查提示中性粒细胞减少。还可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也可导致儿童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低,治疗期间家长要注意给宝宝保暖,适量喝温热水,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促进宝宝身体恢复。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