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61岁,女,患高血压5年,血压经常在90-140范围,常...

会员48736955 20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年龄61岁,女,患高血压5年,血压经常在90-140范围,常吃罗布麻降压片有副作用吗,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丛 主治医师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擅长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比如说脑梗塞,脑出血,脑血...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61岁,女,患高血压5年,血压经常在140/90,目前吃罗布麻降压片,此药是短效降压药,如选择长效降压药控制血压更加稳定,如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压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低盐低脂清淡无刺激饮食,少量多餐,定时定量,注意胃肠保暖.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避免情绪紧张焦虑,保持好的心态.
有用0
医生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擅长:餐后血糖过低症,老年人高脂血症,高钾血症,甲亢,高...
已帮助用户: 549
问题分析: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单纯的高血压,那么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即可,如果合并有糖尿病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如果合并有肾病控制在135/75mmHg左右即可,不易太低,罗布麻降压片属于中成药制剂,服用不当会引起低血压。
意见建议:建议您在心血管科医生指导下用药,按照高血压指南用药,平时应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每天监测血压,祝您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成年人血压的正常值范围是收缩压在12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低于80毫米汞柱。
人的血压并非恒定,具有生理节律并随进食、锻炼而变化,温度不同,也就不同。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或间歇升高时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收缩压超过相当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或等于90毫米汞柱,即高血压。高血压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嘱用药,不能随便乱开。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高血压病,血压处于正常高值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2级高血压的范围通常是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2级高血压通常是指收缩压在160~179mmHg范围内,而舒张压在100~109mmHg之间。需要注意的是,2级高血压很难通过常规的膳食来控制,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患者应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以免导致血压异常波动,将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以免对肾、视网膜等器官造成损伤。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正常血压值在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时,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时,血压偏高或偏低都属于异常血压,高血压就是超出正常范围值。
异常血压需找出病因及时治疗,理想的血压为120~80毫米汞柱,超出则为高血压。高血压的预防在于平时要坚持低盐、低脂肪、清淡的饮食,保持心情乐观、少饮酒、适当运动,如果高血压引发不适症状,还需要采取药物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若血压低于80~120毫米汞柱,基本可判断出是正常的。
如患者血压达90~140,乃至更高,通常这90~140以毫米汞柱为界,若超出了这一限度,非同日的3次测量结果均在90至140毫米汞柱以上,则可确诊高血压。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管压力和人体所需要的血液量基本相等。对这些诊断不充分的高血压患者,若收缩压为100~140。低压即舒张压为80~90。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在非药物控制的前提下,一般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40/90mmHg),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的血压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一般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比索洛尔、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药物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早期症状: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失眠,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晚期症状: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厚,肾功能逐渐减退,出现多尿,夜尿,肾功能衰竭而出现氮质血症或尿毒症。脑组织缺血,产生不同程度头痛,头晕,眼花,肢体麻木或者暂时性失语、瘫痪等症状。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