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婴儿拉稀,大便呈蛋花和粘液状,放屁带屎,一天...

会员38705326 1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两个月婴儿拉稀,大便呈蛋花和粘液状,放屁带屎,一天拉4到5次,现在正在服用醒脾养儿颗粒和消食健儿冲剂还有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效果不明显是什么原因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化验大便说消化不良脾胃不和,开的药效果不明显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孩子这种情况是什么病,是什么引起的需要怎么治疗池什么药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崔蕾 护士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恶性营养不良病,维生素A过多病
已帮助用户: 16440
问题分析:您好,婴幼儿自身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您的宝宝考虑消化不良所致的可能性大。
意见建议:1、目前注意可以适当给予助消化的中成药物或肠道益生菌口服,如婴儿健脾散,妈咪爱等。如果大便次数多,可以加思密达。2、方便的话,还是做大便常规检查看看,排除是否有细菌感染的情况。祝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有用0
相关问答

婴儿拉稀考虑消化不良以及喂养方式方法不当引起的。首先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少量多次喂养,一次不要喂太饱,可以配合中医推拿治疗的方法逐渐调理和改善。饮食上尽量清淡为主。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胃肠功能不成熟的婴儿容易腹泻和消化不良。腹泻的常见原因是消化不良、感冒、胃肠炎症、胃肠菌群失调等。建议儿童口服益生菌药物进行调理,有利于改善症状。两餐之间喝温水,少吃多餐,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可能是急性结肠炎、功能性结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原因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就不同,具体内容如下:
如果是因为急性结肠炎而导致的,可以口服一些药物,比如诺氟沙星、蒙脱石散等,2-3天后就会消失。以上情况持续一星期以上,有很大的可能是功能性结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口服整肠生、多酶片等。需要做便常规和电子肠镜检查。对于慢性结肠炎,通过电子大肠镜检查,可以选择整肠生和复方谷氨酸肠溶胶囊。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婴儿拉稀多数是因为肠胃功能的紊乱引起的,可以口服药物来进行治疗,喂养时注意少量多次,也就是减少每次喂奶的奶量,增加喂奶次数,每天总的奶量是不变的,并且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需要到医院进行大便常规的检查,如果是炎症刺激引起的需要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适当的多喝水,以免出现脱水的情况。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排气、腹泻可能是进食不洁、胃肠炎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病人在不干净的环境下进食,那么病人就有可能会被大量的病菌和毒素所污染,从而导致腹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尽快就医,也可以多饮水,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如果患者有胃肠炎,进食后,由于消化功能降低,容易导致消化道中有过多的气体,进而可能会导致患者排气、腹泻。

刘正新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婴儿拉稀水常见的病因有饮食不当、喂奶姿势不当、寄生虫感染等,不同病因有不同治疗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当,如果一次给婴儿吃太多、太油腻、辛辣等食物,就可能导致拉稀水,这时候可以给吃一些肠道益生菌进行治疗。
2、喂奶姿势不当,可能就会让空气进入胃部,从而可引起腹泻,需要及时调整喂奶姿势,即可改善。
3、寄生虫感染,由于婴儿患有蛔虫病、绕虫病、贾第虫病等,这些寄生虫主要会寄生在大肠的道内,就会出现拉稀水的现象,建议喂服打虫药。
具体治疗方案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