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多的抽动症如何治疗

会员38212087 6岁 已回复
3年多的抽动症如何治疗孩子现在6岁3个月。刚3岁时,就是2011年1月,发现挤眼,感觉鼻子后边也有点声音。刚初没有吃药,后吃一个月医药就停了,再吃多动宁和地牡宁神有九个月,中间轻轻重重,但症状没有变化。2012年6月没了症状。下半年又有同样症状,继续吃上边药,3个月消失。2013年春天同样症状3个月,仍吃上边药消失。今天3月又犯,变为皱鼻皱眉,但没有声音。仍吃上边药2月,没有效果。改吃熬制草药,也没有效果,又增加眼角下肌肉抽动的假笑动作,但不是挤眼。已经3个月,轻轻重重,没有根本好转,玩时和说话时轻点,让其立正或看书时重,表现为频率高,有时就不停。现在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磁共振,脑电图没问题。24小时尿中多巴胺高,是167(正常30-100)。过敏体质,有过敏鼻炎,怀疑有过敏哮喘。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李武沛 医生会员 于都县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98379
问题分析:抽动症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皱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摇头、甩头、仰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症症状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踢腿、抖腿、扭腰、胸腹肌抽动、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小儿抽动症是个慢性病,需要精心调理,科学帮助孩子了解身边的事物才能使孩子得到有效的治疗,有关抽动症患者的详尽资讯可以去看下中国抽动症网,了解更多信息,
意见建议:你好、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到正规的康复中心去了解下相关治疗方式,不要盲目相信一种用药,这个病主要还是靠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注意力
有用0
陈志峰 医师 儿科
擅长:擅长运用生物技术治疗小儿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儿...
问题分析:你好,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它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抽动症开始的症状大多数为简单性、不随意性的运动抽动,极少数为单纯发声抽动。常见的眼、面部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翻眼、咬唇、张口、点头、摇头、伸脖、耸肩等。少数单纯发声抽动表现为反复咳嗽、清嗓子、发出哼声。
指导意见:建议为患儿选择神经组织修复疗法进行治疗。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的新型治疗方法。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轻微抽动症如何治疗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轻度抽动可能是因为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对此儿童,无需接受任何药物。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要多做一些父母和小孩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建议家长可以定期去正规的儿科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大多数轻微的痉挛,都会在孩子长大后逐渐好转,直到痊愈。但在治疗期间,如果病情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迹象,则必须进行综合评价和药物的处理。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抽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西医主要采用精神科药品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脾虚肝旺型,采用健脾平肝的方法治疗;肝火旺型,采用清泻肝火的方法治疗;阴虚风动型,采用滋阴潜阳的方法治疗。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可以口服精神药物进行治疗,新型的抗精神药物也可以治疗抽动症,可以搭配抗抑郁药物治疗,正确处理该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合理安排生活,避免各种可加重抽动的因素。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一般采用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神经障碍性的疾病,主要采用心理行为治疗,该多给孩子鼓励,缓解患儿的心理紧张情绪。可以口服镇静的药物进行调理。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可以采用行为矫正的治疗方法。治疗时要鼓励患儿尽量控制抽动行为,采用奖赏的方法克服并减少抽动,用让孩子放松方法减少患儿的精神紧张,对待病情的康复很有帮助。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针对抽动可以选择氟哌啶醇、泰必利和可乐定。针对伴发的其他疾病,比如强迫症,可以选择氯米帕明,针对多动症可以选择可乐定等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就是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要帮助孩子和家长正确认识这个疾病,正确对待和处理,遇到的问题,可以选择习惯训练、习惯意转训练、放松训练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