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支气管炎吃药一个星期不见好转怎么办?

会员2922208 1-3 已回复
儿子两岁两个月,上星期去医院检查结果是支气管炎,医生开了黄龙止咳颗粒、阿奇霉素细粒剂、酮替芬喝了一周,也不见好转,白天不怎么咳嗽,只有晚上咳嗽,感觉像是喉咙里有痰,白天精神也挺好,像这种情况要不要信院输液啊?谢谢!
补充提问:
在医院拍片结果是支气管炎,咳嗽已有两个星期了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华 医师 威县高公庄乡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消化疾病,心脑血管
已帮助用户: 269809
胸片检查看看。如果确诊支气管炎或者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消炎药和止咳祛痰药物对症治疗,如服用头孢克罗胶囊和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等,一般不能盲目服用药物,使用抗生素需要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引起药物副作用或者细菌耐药性。注意休息和多喝白开水。
有用0
关注
任朝笛 河北威县贺营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胃炎、胃下垂、高血压、贫血、荨麻疹、湿疹、尖锐湿疣...
已帮助用户: 180917
患了支气管炎一般可看看中医,常用的方剂是小青龙汤和麻杏石甘汤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孩子如果患有支气管炎要采用消炎抗菌和平喘止咳的药物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到5天,急性症状如果得到了缓解,可以用中医中药慢慢调理,注意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复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痊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婴儿得了支气管炎一般需要积极的进行日常护理。
婴儿得了支气管炎主要是多喝水、多休息,少吃多餐,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是添加了辅食,主要是吃一些高纤维素、优质蛋白的一些食物,尽量少吃多餐,防止吐奶。如果是出现喘息性支气管炎,产生咳嗽,干咳,胸闷、气喘等症状,这个时候需要考虑花粉、棉被、尘螨等这些因素引起的过敏,需要脱离这些致敏原。尽早去医院检查,完善相关的检查,比如血常规、胸片,流感病毒的检测,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儿支气管炎要看发展程度感染原因、并发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针对咳嗽咳痰等症状给予止咳、祛痰的药物,针对气喘的症状给予平喘的药物。有发烧的给予退烧药,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支气管炎,则使用针对细菌的有效的药物。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支气管炎是一种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多发于婴幼儿人群,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支气管炎患儿应注意休息,适当多饮水,避免劳累,还应远离二手烟环境,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等。对于发烧的患儿可通过敷退烧贴,温水擦洗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2.药物治疗:支气管炎患儿可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可应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对于体温超过38.5℃的患儿可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进行退热治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宝宝支气管炎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患有支气管炎的孩子可以去儿科、呼吸科就医。如果是急性支气管炎,90%的原因是因为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支气管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注意休息即可。六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服用止咳药,如果有明显的哮喘症状,可以考虑服用镇喘类的药物。如果确诊为细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没有明确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也不需要进行抗感染的药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治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小孩支气管炎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并且做好日常护理。
小孩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初期为干咳,后期为痰液。小儿咳嗽时,咳嗽时多由咽部吞咽,年长儿咳嗽时会有少量痰液。儿童患上支气管炎应该立即就医,否则会加重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儿童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是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控制感染需要通过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实验的结果来进行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儿童的临床症状,如出现咳嗽咳痰,可以服用止咳化痰的药物,也可以服用解痉平喘的药物。
治疗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温开水,注意保暖,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