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今年7周岁,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重...

会员2546614 1以下 已回复
我女儿今年7周岁,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重合点是-9,融合是-6——+10,立体视是(-),怎么治疗?一定要手术吗?谢谢!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任立存 威县贺营乡赵庄卫生室 儿科 一级丙等
擅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 626588
斜视的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包括屈光不正的矫正、弱视的治疗、双眼单视功能的训练及眼位矫正。临床上除了完全由远视眼调节过度、辐辏过强引起的调节性内斜视、戴镜可以使斜视全部矫正外,其他各类斜视基本都需要手术矫正,总之,儿童斜视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接受正确的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有用0
韩贤奎 医师 五官科
擅长:近视、斜视、白内障
问题分析:麻痹性斜视或其他非共同性及共同性斜视时患者常诉有复视经戴镜及保守疗法半年以上无效时可通过斜视手术消除复视恢复一个或多个诊断眼位的双眼单视.如斜视手术仅能使眼位正位或基本正位达到一定的美容目的且术前病人已理解的也可作为斜视手术适应症.
意见建议:这个斜视如果孩子是小的时候做的,随着眼球的发育还可能造成斜视的现象,建议等孩子十八岁以后眼睛发育完全以后再做同视机三棱镜方面的检查。再做一次矫正手术。这样的话能保证斜视的反复。另外斜视矫正手术的目的只是对外观进行调整,孩子的视力不可能有任何影响
有用0
相关问答

共同性内斜视的病因主要包括:调节作用、条件反射、发育过度或不全。1、调节作用:眼睛的调节作用和集合作用相关联,一定的调节肯定会带来相应的集合,如果这种调节和集合反射过强,内直肌的作用将远远超出外直肌的轴向,进而导致共同性内斜视。2、条件反射:双眼的单视一般为一个条件反射,主要是靠融合功能完成,是后天获取的,若在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中两眼视力出现不同,此时一眼的视力受到运动障碍后,将阻碍双眼单视的功能,随即产生出一种眼位分离状态的斜视。3、发育过度或不全:当某一眼外肌在发育时出现过度或不全,比如眼眶发育异常、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等都可能引起肌力不平衡,造成斜视的发生。一旦患有共同性外斜视,应及时就诊,找到病因对症治疗,避免出现并发症。

王帅 副主任医师 五官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巨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复杂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复杂眼外伤,玻璃积血的手术诊疗,以及外伤性晶体脱位,外伤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诊疗

肌肉的运动受到神经支配,神经通过乙酰胆碱的释放和回收控制肌肉的运动,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出现问题,从而让神经失去支配肌肉的能力,表现为全身无力。会出现肌肉无力症状。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儿童斜视手术年龄是不确定的,其中先天性内斜视,这种比较合适的年龄是1岁半。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引起宝宝歪头,造成的一类斜视,手术时间也是一岁半左右。间歇性外斜视要根据发病程度来决定,不同发病程度手术时机也是不一样的。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小孩子出现间歇性的斜视,目前尽管是偶然发生,但是还是应该到医院里眼科找斜视专家就诊。一般孩子看远,或者是眼睛疲劳的时候就会出现斜视的症状。使看远及看近的斜视度减少并接近正位,至少能取得知觉性融合。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小儿身高体重标准是2岁身高:87.6加减3.4厘米(男),86.5加减3.3厘米(女)。体重:12.6加减1.4千克(男),11.9加减1.3千克(女)。可以到医院做一下微量元素检查,看是否有缺乏,根据检查选择补充治疗,不要盲目补钙补锌。

李育竹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5周岁男孩标准身高,一般是102cm-120cm左右,体重18kg-22kg。要想促进孩子长高和体重,首先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有助于孩子成长运动,包括打篮球、跳绳、游泳、慢跑等。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