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吃什么药

会员1141394 已回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吃什么药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任朝笛 河北威县贺营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胃炎、胃下垂、高血压、贫血、荨麻疹、湿疹、尖锐湿疣...
已帮助用户: 180917
治疗上以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供给营养及对症为主。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全静脉营养,加强支持疗法,使本病的预后大大改善。 一、禁食   1.禁食时间:一旦确诊应立即禁食,轻者5~10天,重者10~15天或更长。腹胀明显时给予胃肠减压。   2.恢复进食标准: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腹部X线平片正常,一般状况明显好转。如进食后患儿又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则需再次禁食。   3.喂养食品:开始进食时,先试喂5%糖水3~5ml,2~3次后如无呕吐及腹胀,可改喂稀释的乳汁,从每次3~5ml开始,逐渐加量,每次增加1~2ml,以母乳最好,切忌用高渗乳汁。   二、静脉补充液体及维持营养   禁食期间必须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供给营养。   1.液量:根据日龄每日总液量为100~150ml/kg。   2.热卡:病初保证每日209.2kJ/kg(5Okcal/kg),以后逐渐增加至418.4~502.1kJ/kg(100~120kcal/kg)。其中40~5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45~50%由脂肪提供,10~15%由氨基酸提供。   3.碳水化合物:一般用葡萄糖,每天5~18g/kg,周围静脉输注浓度++、血糖>7.28mmol/L,应减少糖的输入;如血糖多次测定>11.2~16.8mmol/L,应加用胰岛素0.25~0.5u/kg。   4.蛋白质:常用6%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开始以每日0.5g/kg,按每日0.25~0.5g/kg递增,最大量为每日2.5g/kg。输注氨基酸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热量的前提下,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故使用时要求非蛋白质与蛋白质热量之比约10:1,每克氨基酸氮输入时要求热量为628~837kJ。   5.脂肪:常用10% Intralipid,开始每日0.5g/kg,按每日0.25~0.5g/kg递增,最大量每日3g/kg,输注速度为,胎龄33周者每小时不超过3.0ml/kg。   6.电解质:一般每日供给钠3~4mmol/kg,钾2~3mmol/kg,氯2~3mmol/kg,与上述营养物质配成1/4~1/5张液体输入。但应监测血电解质浓度,随时   调整。钾的浓度不应大于3‰。如有额外丢失(呕吐、腹泻及胃肠减压)则需提高氯化钠的供给,一般配成1/3张液体输入。如存在酸中毒,可每次给5%碳酸氢钠3~5ml/kg,必要时根据血气检测调整。   7.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常用安达美(含各种微量元素)每日1ml/kg,水乐维他(含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每日1ml/kg,维他利匹特(含各种脂溶性维生素)每日5ml。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治疗。
出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情况,一旦确诊应当给禁食,禁饮食期间还应当遵医嘱给予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等药物进行静脉补液,从而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甚至出现休克组长的新生儿,还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来输注平衡盐溶液液。对于出现穿孔腹膜炎的新生儿,还需要考虑进行手术。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特征是在小肠远侧和近端处,常见的是早产婴儿和足月婴儿,男性多于女性。
一般在出生后2-3个星期内出现,首先是腹部肿胀,其次是恶心,其次是有胆汁或咖啡渣样物质;最后是大便和大便,可以是鲜血、果酱样和黑色,x光检查可以显示出小肠胀气,肠道形状坚硬,肠腔增粗,肠道腔内积气体,门脉气体。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禁食,在没有出现呕吐和腹痛症状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了进食的情况,就可以进行手术。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要做好造瘘口护理,这个也是很重要的,造瘘口的一些相关并发症,这些都是有可能出现的,作为家属一定要做好护理,然后监测孩子的大便情况。一旦出现大便增多,甚至孩子有脱水的情况,需要到医院及时进行补液的处理,主要的就是监测体重,喂养的目的,就是让孩子长体重,早期达到二期肠造瘘还纳的条件。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腹部X线摄片有助于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确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上以麻痹性肠梗阻、肠腔间隔变宽、肠壁积气门静脉充气等为特征。严重病人有肠袢固定、腹水、气腹等症状,说明肠管坏死、腹膜炎、肠穿孔。
血气分析、血常规、血培养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检查,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果有上述三种情况,就可以诊断为全身感染中毒,比如体温不高、脸色苍白、呼吸紊乱、心跳过缓等。消化道表现为胃潴留、呕吐、肉眼血便、腹胀、肠鸣音消失。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以腹胀、呕吐及便血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坏死性肠道疾病。总体发病率0.3%-2.4%活产婴儿,约90%-95%的病例发生于早产儿。该病病情一般较严重,病死率高达50%。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首先是禁食一旦发现立即禁食,轻者5~10天重者10~15天或更长,腹胀明显时给予胃肠减压,禁食期间必须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可根据培养药敏选择抗生素来抗感染,对症治疗。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