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吃什么药

会员60710801 0 已回复
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吃什么药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儿科常见病:急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急性扁桃体炎,支...
已帮助用户: 8
治疗对于明确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儿童,一般管理要进一步明确病因并确定治疗方案。详细询问既往史或者相关症状有助于辨别心脏疾病,同时应详细采集家族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可能发现一些与器质性心脏病相关的体征,如二尖瓣脱垂、肥厚型心肌病等。应了解病因及患儿的心功能状态。药物中毒等心外因素引起者,首先治疗病因,并选用适当抗心律失常药。
  1.终止发作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可致心室颤动,应及时终止室速。
  (1)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首选体外同步直流电击复律,电能量2J/kg。婴儿用电击能量25J,儿童50J。无效时,隔20~30min可重复应用,一般不超过3次。洋地黄中毒者禁忌。如无电击复律条件,可在纠正异常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同时用药物复律。
  (2)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用药物复律,药物选择如下:①利多卡因:1~2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隔10~15min可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5mg/kg。PVT控制后以20~50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②普罗帕酮(心律平):1~2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隔20min可重复使用,但不超过3次。复律后以5~10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③美西律(脉律定):1~3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有效后可20~40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④苯妥英钠:2~4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本品为强碱性,不可溢出静脉外,并避免长期静脉用药,以免导致静脉炎。⑤普萘洛尔(心得安):0.05~0.15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次量不超过3mg。⑥胺碘酮:2.5~5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可重复2~3次。一般首选利多卡因,无效时换用上述其他药物。近年用索托洛尔终止室速发作,也可使用此药。
  (3)纠正伴随因素:如低钾血症、缺氧、酸中毒、心力衰竭等。
  (4)婴儿心肌浦肯野细胞瘤并发无休止的室性心动过速,内科治疗往往无效,需行手术切除肿瘤。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并发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病灶切除,据报道,导管射频消融术有一些病例可获成功。
  2.预防复发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服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或维拉帕米(异搏定)可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可服用普罗帕酮(心律平)、美西律(脉律定)、莫雷西嗪疣玎或胺碘酮预防复发。苯妥英钠和胺碘酮对先心病发生的室速疗效较好
有用0
相关问答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动过速突发突止,轻者感心慌胸闷,重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意识丧失,孩子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容易出现心慌胸闷以及低血压的,没法表述自己的症状,会出现哭闹,没有精神的表现。应该注意观察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甚至需要进行手术通过射频消融治好这种疾病。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一般情况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是因为心室出现了一个异常的兴奋区。这也是因为室内折返、平行收缩和激活的原因。正常情况下,心律正常,心跳150-250次/分钟,有规律的节律,如果连续三次以上,持续不超过30秒,就是一种正常的心律不齐。主要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肌病等。如果出现了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心脏电复律术、导管射频消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有心脏器官病变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都有一些基本的心脏病,特别是心肌的损伤,这种情况下,心室肌细胞会有不正常的自律性,异位的自律性会超出窦房的频率,从而导致心律不齐。
2.有心脏史者:这种患者有遗传上的突变,经常得了离子通道病,经常会出现身体上的症状,如反复出现的、无法解释的昏迷,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无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通常无需用药,如患者症状显着,则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其症状;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或者诱因明确的患者应该先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体如下:
一、一般处理
1.清除诱因:尽量避免吸烟和喝咖啡的诱发因素。
2.原发病处理:对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有器质性病变者,需及时进行原发病治疗。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在未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蜕变成室颤时,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不宜使用。
1.利多卡因:是首选药,初次静脉注射,平稳后改为口服药物,高剂量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
2.胺碘酮不良反应:胺碘酮不良反应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和Q-T间期增长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亢进多发生于口服时间较长患者。
3.盐酸美西律不良反应盐酸美西律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4.索他洛尔,心功能严重不全患者禁用。
三、手术治疗
1.植入ICD:对复发和猝死危险较大的患者通常可以考虑植入ICD以减少致死性心律失常。
2.射频消融:对有明显终止症状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者,建议采用导管消融。
四、其它处理
当患者已有低血压,休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供血量不足等症状时,立即行直流同步电复律或者心室超速起搏处理。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折返机制是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重要原因。具体内容如下:
从心房肌到心室肌间仅有一条由心房肌肉向心室肌传导的传导途径。先天发育和后天的原因可能会导致两条通路。这两个通道可以彼此形成一个环形的回旋,也就是互相作用。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由于心脏的收缩而导致的电流向下传递到心脏肌肉,甚至是心脏肌肉,导致心动过速。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用外科手段消除一条通道,只留下一条通路传导,从而可以治疗该病。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