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肾素活性3.92ug/L/h2.血管紧张素Ⅰ8.33ug...

会员27275150 16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1.肾素活性3.92ug/L/h2.血管紧张素Ⅰ8.33ug/L3.血管紧张素211.45ng/l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今年16岁 属于正常值吗?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问题分析:您好,肾素活性正常值: 1.0?2.5?g·L-1/h。血管紧张素Ⅰ正常值:11~88ng/L,供您参考
意见建议: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高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单侧肾脏疾病伴高血压,肾素瘤,肝硬变,充血性心衰,低钾血症,肾球旁器增生,口服避孕药等),应用氯塞酮、低压唑、雌激素、速尿、安体舒通等药过程中。 降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发性或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糖皮质类固醇可抑制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癌,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合成酶系缺陷,植物神经病变伴体位性低血压,高钾血症,应用血管紧张素、可乐定、脱氧皮质酮、甲基多巴、β-肾上腺能阻滞剂等药物后。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方法,可以通过对血液循环和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调节,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的分泌,从而起到保护靶脏器的目的。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西拉普利、福辛普利等,还有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药物,如缬沙坦、伊贝沙坦等。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一般情况下,肾素血管紧张素是以下意思:
肾素是一种从肾脏周围的细胞中产生的蛋白质水解酶。当它们在血液中循环时,会与肝内生成的血管紧张素产生反应,从而产生VEGFI,其能产生血管紧缩素II,具有很强的收缩血管功能,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醛固酮的产生,从而引起血压上升,从而出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洛丁新、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这是一种调节荷尔蒙的调节系统,临床上常与高血压有关。一旦激活了体内的系统,就会影响到人体的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上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这种病症引起的血压上升,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就是卡托普利,这种药物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会引起咳嗽等副作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其它的降压药。在生活当中也应当注意,不要过度的情绪激动,不要吃热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降压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可以见到关节痛,无力,背痛,腹泻,头晕,头痛,失眠,性欲下降,恶心,水肿,咽炎,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等不良反应。
极个别严重缺钠及血容量不足者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如出现这种情况,应使病人马上平卧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使血压平稳,对孕妇若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会发生自然流产、羊水过少、新生儿肾功能不全的不良反应。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血管紧张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由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肝脏中形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起作用,形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I可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I,它有强烈的收缩血管的作用。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强时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具体分析如下:
肾素存在于肾脏,当肾脏发生缺血时,它会分泌肾素,从而激活血管紧张素,从而引起全身的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提高回心血量。肾素血管紧张素对人体非常重要,当出现水肿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会降低自身的机能,从而减少体内的水分和钠,从而调整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会增强。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