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变异性心绞痛达4年,于2006年3月9日因冠心病,不稳定...

会员2 60 已回复
我患变异性心绞痛达4年,于2006年3月9日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II级,高血压病3级;3.2型糖尿病.植入体内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2枚,雷帕霉素药物支架3枚,出院以后用的是阿司匹林300mg1/日,一个月后改阿司匹林100mg1/日长期,玻立维75mg1/日.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医生会员
擅长:
你好,心脏血管支架手术后,第一年是关键,因此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有可能再次慢性狭窄,但这不会造成致命影响,最多是患者胸疼,大不了再放支架,或做个搭桥。二、对于使用药物支架的病人,大约百分之一左右的患者会出现血栓,从而导致心肌梗塞,所以我们要在一年之内把血栓的概率降到最低,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波立维一年。除支架本身以外,需要预防冠脉其它部位的狭窄出新问题,所以支架术后一定要注意长期预防。
有用0
相关问答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主要有抗血栓、抗心肌缺血、降脂、改善预后等。抗血小板疗法(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抗凝剂(黄达肝葵钠,比伐卢丁)。
目前常用的抗心肌缺血药物有:硝酸盐类药物、镇痛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其它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不能承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常表现为胸痛、心电图短暂性改变、心脏标志物异常等。
心绞痛是冠心病发作时比较常见的类型,由于不同的发作表现不同,很多人不容易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胸部不适的性质与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相似,通常程度更强一些,经常被描述为疼痛可持续长达30分钟,偶尔可以将患者从睡眠中痛醒。
心绞痛发生的频率、严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出现静息型和夜间型的心绞痛,胸痛放射至新的部位,发作时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悸和呼吸困难等,也是不典型心绞痛的典型表现。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要做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等检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心电图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时,可能会显示为ST段下移,T波倒置情况。
心脏超声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需要做心脏超声检查,以判断心脏房室大小,识别运动情况,心脏结构异常情况。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有三方面内容:
1.非药物,以生活方式调节为主。包括清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锻炼、保持乐观的态度等。
2.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需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抗心绞痛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心绞痛病症发作期应加服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硝酸酯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药物。
3.介入治疗,对有冠脉狭窄过多的心绞痛病人应及早进行血运重建,并采用球囊扩张或者支架植入等方法来改善心肌供血不足。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初发劳力性心绞痛:一种新发的心绞痛,持续时间为2个月。
2.静息型心绞痛:静息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一般是在睡眠和静息的时候,如果服用硝酸甘油,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3.梗塞后心绞痛:心肌梗塞后24-1个月内出现的心绞痛。
4.变异性心绞痛:在休息或正常运动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临时升高。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其主要症状有三种:一种是在睡眠状态下,或在夜晚出现的,通常会超过二十分钟;
第二,最近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2个多月,病情加重;
第三种是近期心绞痛的症状,主要是症状的频率,症状的轻重,以及心脏的位置,在疼痛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流汗、皮肤苍白、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第三心音、第四心音等症状,这些症状都会导致心绞痛的症状。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