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

会员155036908 1 已回复
姓名:谢小弟;性别:男;年龄:18个月。科室:儿科;检查部位:心脏;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桂芬 主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擅长:学习障碍,小儿智力障碍,牛奶蛋白过敏,矮小症,夜惊...
已帮助用户: 74
血管瘤由大量增生血管构成,是小儿常见先天性软组织肿瘤,发病率约为1%~2%,大多数血管瘤在婴幼儿出生后被发现。血管瘤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期:1.增生期:出生后血管瘤不断增生扩展,迅速向周围皮肤及深层组织侵犯,血管瘤的增生期一般时间为6~10个月。2.稳定期:血管瘤增长速度逐渐缓慢,随着幼儿生长,血管瘤缓慢增长,但增长速度仍比小儿生长快,血管瘤增生和退化交替进行,一般时间为3~6个月。3.退化期:一般1岁以后血管瘤增长速度缓慢下来,部分毛细血管瘤开始退化,血管瘤内纤维脂肪组织增多,少数患儿在5岁时可以完全退化。
血管瘤大多数都是先天性的,是在母体怀孕头三个月,由于外界因素所造成的,这个无法预防,是需要尽早到正规医院治疗,因为瘤体会随着患者的年龄长大而蔓延扩散的,而且血管瘤是具有破坏性的,同时会侵蚀到周围的组织和肌肉,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及形态,最后导致发生畸形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来说,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比较严重。
先天性心脏病的血管内导管没有闭的大小和病期的长度决定了它的病情。随着使用的持续,它的直径变得越来越大。对于一个初生婴儿来说,有一个或几个mm的血管导管没有闭并不算太大,可以自行愈合。超过三年的孩子,动脉导管未封闭,必须进行外科手术,否则病情会恶化。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没有任何征兆,可以在三五岁之前进行外科手术,如果出现了肺部血管高压的情况,则要尽快进行外科手术。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对于卵圆孔未闭及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大的分泌物,会对心脏造成很大的伤害。两者都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只会出现小的心室内的血流,对心脏的组织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也会出现复发的顽固性头疼。少数病人由于右心室栓经左心室进入左心室而导致中风。如果血管内有大量的血液分流,会导致血液循环变得困难,必须尽快进行手术,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鉴于室缺有自然闭合的可能,因而对缺损小、年龄小的病儿可随诊观察至2岁-3岁的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极小室缺、无症状、胸片、心电图均正常者,可以保守治疗。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室间隔缺损小于0.1-0.3cm时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其不需要特殊治疗,在1岁半左右可以自行修复。对于缺损比较严重的患儿采用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积极地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也可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择期进行,最佳手术年龄在3岁左。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发育畸形。可以有多种类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这种疾病的损害主要是可以引起主动脉的血液流向肺动脉。从而引起肺动脉的高压,而主动脉的射血减少。导致全身供血不足。这种疾病在以前是需要开胸治疗的,创伤比较大。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畸形,属左向右分流型。
动脉导管是连接肺动脉主干与降主动脉的一根血管,是胎儿期血液循环的主要渠道。出生后一般在数个月内因失用而闭塞,如果1岁后仍未闭塞,则叫做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畸形,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