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脑梗病人,住院18天已出院4天。现在说话慢、反应慢.....

会员19975186 76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76岁脑梗病人,住院18天已出院4天。现在说话慢、反应慢、正说话忘话题、思维慢(简单买东西找钱的帐算半天很艰难)、行走慢爱扶东西,看似浑身无力的状态。现在吃氯吡格雷、阿托伐他丁钙片、尼莫地平、茴拉西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住院用尤瑞克林、血塞通、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同时服用尼莫地平、阿托伐他丁钙片、笨磺酸氨氯地平片,肝素针停后服氯吡格雷片和茴拉西坦胶囊。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锋 医师 成安县李家町镇卫生院 儿科 一级甲等
擅长:变异型心绞痛,白大衣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太阳穴...
已帮助用户: 76445
病情分析:脑梗塞才开始的几天尤其是5-7天内是可能加重的 ,主要是脑水肿的原因导致的啊。一般是5-7天后才开始慢慢好转的.
意见建议:建议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和丹参片,适当使用甘露醇.,最好是住院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脑梗死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超早期(1~6小时):线粒体肿胀、星形细胞足突水肿。急性期(6~24小时):细胞结构的破坏。坏死期(24~48小时):局部水肿。软化期(3天~3周):病变区液化变软。恢复期(3~4周):胶质瘢痕形成(小病灶)、中风囊形成(大病灶)。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30多岁发生脑梗死临床上不多见,具体分析如下: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一般多见于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数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年轻人如果发生脑梗,大多数考虑是血管畸形引起。
患者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注意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忌辛辣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脑梗住院应该要住2周左右,也要根据恢复情况以及身体素质,或者是否伴有其他的并发症,来综合考虑住院时间。如果肢体瘫痪比较严重的,还需要进行康复科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一般需要住院时间会更长。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脑梗死根据梗死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形式不同。出现基底节区的脑梗,可引起偏侧肢体无力,肢体麻木以及中枢性的面瘫。若出现额顶叶的梗死,可以出现一侧上肢或下肢的单肢瘫,伴随或不伴随有感觉症状。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治疗恢复期比较慢,恢复后也是会有或多或少的后遗症的,可以用有症状的药物治疗病人,有必要去医院进行明确的检查和积极的治疗。应注意饮食、合理饮食、均衡饮食、积极功能训练或针灸康复。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需要住三个月左右,具体的住院时间的长短,需根据病情的恢复程度来确定。脑梗塞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血压增高,血脂增高,脑血管硬化,都有可能引起。这几天建议病人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