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治疗

会员1141379 已回复
得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XYWY Pro 2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擅长:擅长妇科疾病的诊疗
已帮助用户: 93896
  一.护理   应按早产儿加强护理。置婴儿于适中温度的保暖箱内或辐射式红外线保暖床上,用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经皮测TcO2和TcCO2。还需监测平均气道压。环境温度需保持腹部皮肤温度在36.5℃或肛温(核心或深部温度)在37℃,使体内耗氧量在最低水平。相对湿度以50%左右为宜。经常清除咽部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液体进入量和营养,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液滴入,至能吸吮和吞咽时母乳喂养。   二.供氧和机械呼吸   为改善缺氧,减少无氧代谢,须供给足够氧气,轻症可用鼻塞、面罩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如FiO2已达0.8,而PaO2仍在6.65kP(50mmHg)以下则需作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吸气峰压不超过2.9kPa(30cmH2O),平均气道压<0.98kPa(<10cmH2O),呼吸频率25~30次/分,吸气时间(I):(E)=1:1~2FiO2开始时高,以后渐减至0.4。撤除呼吸机时先以加强呼吸(IMV)过渡,每10次呼吸加强一次。也可采用高频率呼吸,用较小潮气量和较高通气频率进行通气,由于某种原因于吸气时间短,故吸气峰压和平均气道压道压均低,胸腔内压亦低,有利于静脉回流,常用的方法是高频喷射通气(HFJV),用鼻管插入新生儿鼻腔 1.5~2cm左右,驱动氧压(工作压力)0.125kg/cm2,喷射频率150~300次/分,根据病情持续1~3 小时后,与一般鼻塞法供氧交替治疗,至血PaO2能维持7.98kPa(60mmHg)以上,但不超过11.97~13.3kPa(90~100mmHg),则可改用鼻塞法。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PS已成NRDSP的常规治疗,天然PS(包括猪肺、牛肺PS)的第一次剂量120~200mg/kg,第二次和第三次剂量可减到100~120mg/kg,各次间隔约8~12小时,每次将计算出的剂量置于3~5mg/kg生理盐水中备用,将气管暂时脱离呼吸机,再以PS从气管插管直接滴入肺中,滴入时转动婴儿体位,从仰卧位转至右侧位再至左侧位,使药物较均匀进入各肺叶。如气管插管中有一小旁通道,则PS可从小通道中滴入,这样不致影响血氧饱和度的波动。用后1~2小时的呼吸窘迫症状即可减轻,如用合成的Exosurf,剂量为5ml/kg,内含DPPC67mg/kg,有效时间出现较晚,症状约在12~18小时才改善。不论天然或合成的PS治疗效果都是愈早用愈好。天然PS并不增加以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少数婴儿对PS治疗效果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极低出生体重的肺不但功能不成熟,结构上也不成熟,伴有肺发育不良,②重度窒息儿反应极差③存在肺水肿(如PDA左向右分流量大),渗出液中的蛋白质多,拮抗PS。④伴有其他疾病如严重肺炎,故需寻找原因,另加治疗。   四.恢复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可用消炎痛,共用3剂,每剂间隔12小时,首剂0.2mg/kg,第二、第三剂的剂量根据日龄渐增,小于2天者各次0.1mg/kg,日龄2~70.2mg/kg,>8天各为0.25mg/kg。进入途径可静脉滴入,如果经心脏导管直接滴至动脉导管口则疗效更佳,也可口服,但疗效较差。消炎痛的副作用有肾功能减低,尿量减少,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停药后可恢复。若药物不能关闭动脉导管,可用手术结扎。   五.抗生素治疗   由于肺透明膜病不易与B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鉴别,故多主张同甘共苦时试用青霉素治疗,剂量20~25万μ/kg·d,分3~4次静滴或肌注。   六.液体治疗
有用0
关注
马国妹 医师 河北邢台桥东妇幼保健站 妇产科
擅长:妇产科,尤其擅长擅长于妇科炎症、月经不调、不孕不育...
已帮助用户: 174720
指导意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平时预防措施:1、产前预防:①、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作用:刺激胎儿肺Ⅱ型细胞产生磷脂和小分子蛋白质,降低肺内毛细血管的透渗性,减少肺水肿。常用药物: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在妊娠后期肌注或静滴。②、甲状腺释放激素。2、产后预防:出生后半小时内给婴儿肺表面活性和物质。多用于产前孕母未作预防的婴儿。
有用0
相关问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的。成年人的呼吸顺畅,肺泡可以收缩,但是呼吸窘迫的婴儿因为肺部表面缺少活性物质,肺泡容易塌陷,造成氧的流通受阻,从而引起呼吸窘迫。
目前,基层医院新生儿的病死率很高。如果是在正规的新生儿科,抢救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另外,如果早产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还会伴随着感染性休克等疾病。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干、吸气三凹症,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
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患婴多为早产儿,刚出生时哭声可以正常,6到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叫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起的一种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主要有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等。在临床上,一般会出现呼吸微弱的症状,这时可以给新生儿拍胸片,根据病情进行分级。患者应该尽早前往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平时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少熬夜。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其原因是肺泡膜上的活性成分不足,所以要采取疼痛的呼吸机,尽量采用气道正压或鼻孔通气。新生儿呼吸困难综合症,也叫肺通透性疾病。因为缺少肺泡的表面活性成分。采用局部药物代替疗法、辅以呼吸机等综合疗法。通过鼻子进行气道正压或鼻部呼吸,需要时进行机械呼吸。该病症是一种自限定的病症,存活3日或更长时间后,肺的成熟性有所提高。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要做体格检查、血气分析检查、X线检查等。具体分析如下: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数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等情况,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需要做体格检查、血气分析检查、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病情。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在72h以内比较严重,72h以后,其肺部的活性成分会慢慢生成,并逐步稳定下来。由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是常见的,所以在孕期要特别重视。如果有早产的征兆,应该立即入院,并在妇产科医师那里服用地塞米松等促进胎心发育的药物。
另外,对于早产后的婴儿,如果有呼吸窘迫综合症,可以服用一些补充肺部表面活性成分的药物,如果没有效果,可以使用呼吸器进行辅助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